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正一品大官被判砍头, 行刑前 儿子你回去收拾行李, 陛下不会杀我!

时间:2022-04-16 06:46:3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代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还真的不要随便乱猜。清末有个两朝的重臣,他因犯了错,被皇帝下旨砍头,但他觉得自己那么大的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丢了性命。于是临死前,让儿子回去帮他收拾行李,因为行刑前,皇帝一定改变主意,最多只是让他流放罢了。

这位大臣就是咸丰帝时期的文渊阁大学士柏葰,相当于常说的丞相,属于正一品大官,居文官之首。柏葰在道光年间,政绩突出,为官清廉。而当时贪污腐败严重,特别是很多考生为了考取功名就趁着每年的乡试大肆行贿,很多官员禁不住诱惑。柏葰担任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公正严明,不做贪污之事,还帮道光帝查清了一批贪污行贿的案件,因为得到道光帝的器重。

虽然柏葰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偶尔也犯了些错,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仕途,因为柏葰在地方治理上也非常出色,还会处理财政问题。这对当时的清朝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不断得到了晋升。

到了咸丰帝时期,他甚至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个位置是多少人不敢奢求的。然而高处不胜寒,他的位置越高,越得到皇帝的信赖,得罪的人也越多。而很快,他就在一次科举试中犯了错。

清朝规定,满洲子弟不能当"戏子",也就是说不能登台表演。没想到一个叫平龄的满洲子弟偏偏成了一个出名的戏子,还在乡试中得了第七名。这事情很快传到了咸丰帝耳朵里,于是命顾命大臣载垣和端华等人彻查。案情查的越深,牵扯的人越多的,还查出了一些科举舞弊行贿之事。

作为主考官的柏葰虽然并没有行贿,但难逃其咎,于是并关进了监狱。此时柏葰并不以为意,觉得自己虽然犯错的,但罪不至死,可惜他不知道他早就得罪了载垣和端华等人。他们极力劝谏咸丰帝处死柏葰,咸丰帝即使无心杀柏葰,最后还是同意这个方案。

柏葰被处死了,可怜他死前还以为自己能保住小命。

文:上下古今团队 古城创作

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 文渊阁大学士 觉得自己 被任命为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