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匈奴把汉军困在白登山,凭阏氏几句话就退兵,冒顿是在忌惮什么?

时间:2022-04-15 21:36:2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汉初之际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军事行动,那就是"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带领三十二万汉军。而刘邦的对手是匈奴雄主冒顿单于,他带领四十万匈奴大军。两边都是君主带队,一个是开创新帝国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统一草原匈奴的猛人冒顿单于,双方投入大几十万军队,浩浩荡荡。

白登山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韩王信,不是兵仙韩信。汉高祖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由于当时的形势需要封了七个异性诸侯王。韩王信是以前韩国王室后裔,张良家族世代辅佐韩王,所以极力向刘邦推荐韩王信为韩王,封地还在韩国旧地,国都也在阳瞿。刘邦担心韩王信在故地积攒人望,把韩王信迁到晋阳,不久韩王信上书说晋阳离得太远,不利于防守,请求迁到马邑,刘邦答应。

匈奴单于冒顿杀父上位后,雄心勃勃,趁着中原混乱的时候发展势力,统一了整个匈奴部落,进而又在打汉朝的主意。马邑历来就是军事重镇,马邑就成了冒顿单于的第一目标。冒顿亲率十万匈奴大军杀向马邑,韩王信害怕,只得多次遣使求和。刘邦怀疑他跟匈奴有勾结,下书责备,韩王信担心被诛杀,干脆投降了匈奴,联合匈奴一起攻陷太原郡。

刘邦知道后大怒,于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反叛。跟随刘邦出征的有陈平,娄敬,周勃,樊哙,夏侯婴等谋士猛将,带着三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太原郡。起初打的很顺利,连战连捷打的韩王信逃往匈奴去了。韩王信和匈奴联合起来对付汉军,还是被汉军打败多次。

渐渐的刘邦产生了轻敌的想法,匈奴也不过如此。汉军进入晋阳后,刘邦打听到了匈奴驻兵在代谷,先派人刺探军情。排出去十几波人都说匈奴都是些老弱病残,牛羊遍地,看不出有什么战斗力,可以进攻。刘邦还是不太确定,于是再派谋士,巧舌如簧的娄敬再去出使匈奴。这个娄敬也是个传奇人物,好几十岁了还在守城门,有幸认识刘邦身边的骑将介绍给刘邦,跟刘邦一番交谈他,大赞其才能,得以重用。本来刘邦想跟周朝一样定都洛阳,娄敬极力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刘邦高兴赐国姓为刘敬。这次娄敬出使匈奴沿途查看匈奴地形和风土人情,回来跟刘邦汇报。由于此前刺探军情的人都说可以打,娄敬却反对,分析说这个匈奴诱兵之计,故意用老弱病残来迷惑我们,他们肯定把精锐藏起来了,等着我们上当,千万不能去。刘邦一听大怒,劈头盖脸把娄敬一顿臭骂,然后把他关起来说等回来再跟他算账,也不让他随行,然后出发。

刘邦仪仗有三十二万军队,还要周勃等开国名将,自己带着先头部队先行,后面还有二十万大军也出发了。刘邦率领部队来到平城,后面大部队还没赶到。没想到冒顿单于集结了四十万匈奴大军,就等着刘邦入套,把汉军围在白登山上,这一困就困了七天七夜。汉军也试着几次突围没有成功,匈奴也没捞到便宜,就这样僵持着,眼看着汉军断了粮草,大冬天的饥寒交迫,援兵又未至,这样下去迟早要垮掉。这时谋士陈平想到一个办法,贿赂阏氏,阏氏就是匈奴单于的正妻,相当于汉朝皇后。刘邦派人送重金给阏氏,跟她说大汉朝准备送很多美女给单于做夫人,到时候你的位置可能不保,你得想办法让单于让我们回去,我们也答应不给单于送美女了,你的位置很牢固,经过一番谈判冒顿终于撤兵。撤退的时候陈平跟刘邦出主意,让汉军徐徐撤退,不要惊慌,匈奴人就不会妄动,大军得以安全回都。

从"白登之围"可以看出几一些问题。首先,冒顿也是英雄人物,怎么会听一个刚立的阏氏说的话?阏氏的话是不是代表冒顿的意思?匈奴明明占据优势,眼看汉军撑不住了为何不等利益最大化再撤军?冒顿在忌惮汉朝什么?最后汉凶双方谁更得利?

史书上说的是陈平出计谋贿赂单于阏氏,最终在阏氏的运作下说服单于撤兵。其实就是一场利益交换,双方都想让自己得利。先看看汉朝和匈奴的实力对比,汉朝地处中原,地大物博,先进文明。匈奴远在大漠,属于游牧民族,地广人稀,随水草而居,根本没法和中原文明比。这次汉军带着三十二万军队出征,这不是全部家底,那时候全民皆兵。匈奴四十万可能就是全部家底了。而且刘邦先头部队只带了十来万,后头还有二十万大军。带兵的将领有三个开国猛将,周勃,樊哙和夏侯婴,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人。

如果冒顿要血拼的话,他自己要算损失,因为开始匈奴那边也进攻了几次,汉军也突围了几次,双方都没有捞到好处,所以回来匈奴人干脆围困汉军,困死他们。要是血拼,匈奴这四十万军队要是死了一半,多少年都恢复不了,汉军就不一样,国家有几千万人,咱们中原条件比草原好,生育也更多,伤不了筋骨。还有一点,刘邦御驾亲征,战士们会誓死保护天子安危。刘邦结束天下纷争从新统一天下,老百姓已经认可大汉朝了,这就是凝聚力,而且刘邦已经立了皇太子,国本稳定了。要是刘邦在白登山有个三长两短,整个汉朝还不跟匈奴玩命。所以说双方没有绝对把握吃掉对方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耗,耗到对方撑不住了再去谈条件,匈奴就是耗赢了的那一方。

汉使来贿赂阏氏的时候,冒顿肯定是知道的,很可能是冒顿自己的意思,就等着你汉朝来呢!看能开多大的条件。最后匈奴那边是满意的,汉军这边也不吃亏,经过这次白登之围后,也看出了汉朝和匈奴虽然摩擦不断,都只是在边境地方。匈奴人是进不了中原腹地的,汉朝也消灭不了匈奴。所以等刘邦回到长安之后,马上把娄敬放了,一个劲的道歉,这就是刘邦的气度,所以那么多人愿意跟他,助他得天下。

娄敬就给刘邦出了一个计策,那就是汉初几代帝王实行了几十年的和亲政策。虽然送出去的都不是皇帝的女儿,和亲前都封了公主的。这和亲虽然很屈辱,但是没办法,汉朝刚立国百废待兴,经不起大规模战争,这和亲几十年也给汉朝喘息的机会,发展了几十年,无为而治,国家富裕,百姓安康。直到汉武帝在位时期才打破这种平衡,由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汉朝已经非常富裕了,国库已经非常充实了,加上汉武帝这位少年天子,雄心壮志,雄才伟略。老天又给他送了卫青,霍去病帝国双璧,给于匈奴十分沉重的打击。虽然汉武帝打出了伟大的汉民族,也打出了汉人那种骨子的强悍,但也几乎让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几代人的积蓄全打光了,汉武帝最后也认识到了。

所以说打仗首先打的就是钱,人口,经济,生产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汉初提出的和亲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发展生产,为将来反击做准备。

关键词: 冒顿单于 白登之围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