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霍去病死因详细解剖,凶手至少有三类,李家门客、卫青以及汉武帝

时间:2022-04-15 14:54:5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霍去病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少年将领,和卫青一样,很多人认为他也是汉武帝的男宠之一。那个时代汉朝皇帝基本上都有点性取向不太明朗的行为,这也没办法。

少年霍去病因为皇后卫子夫的关系,自幼便在宫中抚养长大,他和太子刘据是表兄弟关系,所以基本上享受的也是皇子的待遇。

17岁的霍去病,在舅舅大将军卫青、姨夫汉武帝毫不相帮的情况,以毫无背景的身份,一跃成为了汉王朝的票姚校尉。

此后大败匈奴,被封冠军侯,成为汉武帝朝炙手可热的军事英雄。可惜24岁的时候,突然暴毙而亡,正是天妒英才,那么他为啥这么年轻就去世了呢?

第一、霍去病诛杀了李广唯一活着的儿子李敢。

1、李广难封,这不是一句空话。李广号称飞将军,连太史公司马迁,都觉得李广早就应该封侯了。在他的记载当中,早在汉文帝时期,李广便因为骁勇善战,得到汉文帝认可。

只是汉文帝觉得李广生不逢时,否则一定可以被封为万户侯。汉景帝时期,李广协助大将军周亚夫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却因为私下里吃两家聘礼,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又没能被封侯。

汉武帝时期,李广与匈奴至少大战五次,三次大败,两次迷路,从此失去了封侯的机会。甚至因此感到羞辱而自杀。

李广的确没有封侯,可是他的手下人有很多却已经封侯了。李广征战沙场数十年,军中的战友亲信数不胜数。

他们对李广难封也是感到十分惋惜,没办法,作为天煞孤星,没有哪一代皇帝喜欢李广,就连汉文帝也只是假惺惺地表示欣赏罢了。

2、霍去病诛杀了李敢。李广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也就是后来投降匈奴的李陵的父亲,英年早逝。次子李椒,也死在了李广前头。就剩下了小儿子李敢,还活在人间,甚至被封了侯。

这个小儿子李敢,在父亲李广死了以后,因为追随霍去病征战沙场,击败匈奴有功,所以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

李广迷路,羞愧自杀以后,李敢一直觉得是大将军卫青陷害了父亲,所以主动找到卫青,并且用匕首刺伤了他。

这件事卫青一直捂着不肯告诉大家,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年少气盛的霍去病得知这件事以后,发誓要为自己的舅舅卫青报仇雪恨。

为此在一次打猎过程中,霍去病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为了维护霍去病,只好声称李敢是被野鹿给撞死的。

3、极有可能是被李家亲族所杀。李家实在是太惨了,当时李广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又相继死去。李家只剩下了年幼的李陵和李禹。

不过老李家可不是势单力薄的人家,他们祖上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李信,家传都是带兵打仗的将领,所以门生故吏也都是领兵将帅。

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馀,去病死。---《史记》

没有人给李家出头吗?当然不是,这件事传扬出来以后,汉武帝为了保护霍去病,无奈之下,只好将霍去病打发到了军中,以防遭到更多人的控诉。

可是军中就很安全吗?当然不安全,因为李广家族的亲信基本都在军中。霍去病打仗再牛,那也经不起暗算。

我认为霍去病极有可能是被老李家这些亲信所暗杀,至少是毒害身亡。毕竟那个时候的人很重情义,荆轲可以为了太子丹杀秦始皇,三国时期的孙策,不就是被许贡的门口所刺杀吗?

第二、霍去病与卫青成为了权力较量的对手。

1、霍去病的崛起绝非偶然。霍去病是卫青的姐姐卫少儿和霍仲孺的私生子,身份低微,因为卫子夫成为了皇后,所以才会被汉武帝看中,自幼入宫。

最初汉武帝培养霍去病,纯粹是因为卫子夫的关系。后来发现霍去病十分聪明,而且通晓兵法,甚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此汉武帝安排卫青带带自己的这个外甥,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已经在心里盘算一局大棋了。

卫青在汉武帝的培养之下,已经从一个马夫,成为了汉王朝的大司马大将军,权倾朝野。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就不能再培养出一位这样的人才呢?

所以说霍去病的崛起,跟汉武帝的栽培是有关系的。而汉武帝栽培霍去病,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要平衡卫青的力量。对皇帝来说,任何一个大臣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

2、卫青的老部下,很多都去孝顺霍去病。霍去病做人和卫青不一样,卫青位高权重以后,依旧谨小慎微,因为他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所以卫青不愿意给自己的部下太多恩惠,以防汉武帝起疑心。

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史记》

可是霍去病不这么看,他对士卒们虽然态度很差,可是对将领们却很好。而且他喜欢高高在上的样子。

年轻人本就应该如此,何况是血气方刚的冠军侯呢?为此霍去病对自己的手下人各种提拔,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到霍去病的帐下去做事。

就连过去很多在卫青手底下的将领们,为了得到提升,主动投效到了霍去病旗下。霍去病也好不忌讳,来者不拒,这件事引起了卫氏家族的不满。

3、霍去病之死,卫氏集团成最大赢家。霍去病虽然是卫青的外甥,可是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跟卫青的意志完全相反。卫青要低调,霍去病偏偏十分高调。

卫青打压手下的将领,可霍去病偏偏要提拔诸多将帅。可以说,霍去病当时已经跟卫青走在了两条平行线上。

再说官位上,霍去病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而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这两个人又都执掌兵权,很显然,已经形成了两大派系。

汉武帝所期望的状态已经形成了,在权力面前,莫说是亲舅甥,就算是父子,在历史上闹翻的也有很多。汉武帝和他儿子刘据不就是为了权力闹翻了吗?李世民和李渊也是一样。

所以说,霍去病24岁离奇暴毙,最大的获利者,那是卫青集团。不能说卫青自己实行了这一计划,至少在他们集团内部,有若干人想着这么干。

而霍去病刚死没多久,卫青家族就遭逢了汉武帝的责罚,卫青的几个儿子侯爵立刻被汉武帝给剥夺了,这未免太巧合。

第三、霍去病病死之说不可信,甚至有可能是汉武帝所杀。

1、病死之说的来源。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曾经提及过霍去病的死因,是病死的。可是霍去病的身体一向都不错,弓马骑射一直都在练,杀李敢的时候,可是非常果断的。

有人认为是战争造成了瘟疫,可是霍去病病死的时候,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更没有军中流行瘟疫这一说。距离上次征讨匈奴,已经有了两年之久。

这一场离奇的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就目前这点资料,是根本调查不出具体原因来的。霍光当时也查不出来,一切也只是听说罢了。

2、汉武帝隐晦不谈。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就这么离奇死掉了,对于这件事,汉武帝是什么态度呢?他非常伤心,给予霍去病风光大葬,并且为此放弃了征讨匈奴的机会。

做了这么多工作,可是汉武帝偏偏没有去查一下霍去病的死因,而是坦然地接受了自然死亡这一说。难道说汉武帝一直都知道霍去病有病吗?

可惜历史上压根就没有提到过霍去病得了什么病,能征惯战的少年将军,怎么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得病呢?为此唯一的解释,那就是汉武帝心知肚明死因,却不愿提起。

3、霍去病功高盖主,干预分封皇子事宜。自古封禅只有皇帝是有资格的,可是霍去病偏偏赶出了封狼居胥山的事情来。当然,你可以说这件事是得到汉武帝允许的,作为一代帝王,手下手握兵权的将领,取代自己去封禅,他心里好受吗?

除此之外,霍去病脾气执拗,擅自杀害李广的儿子李敢,这件事也让汉武帝意识到了霍去病的可怕之处。

甚至在分封皇子的事情上,霍去病也要插一脚。当时霍去病口头上向汉武帝建议,要分封汉武帝的三个儿子为王爵,这件事汉武帝没有理睬。

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原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史记》

万万没想到,霍去病此后不依不饶,居然又上书表示,一定要立三王。既然放到台面上来说了,汉武帝也不得不将这件事交给御史们讨论了。

这么来看的话,汉武帝对霍去病,那的确是有点讨厌了。军中的事务他要管,提拔官员他也要管,现在分封皇子,他还要管,是不是管得太宽了呢?

总结:不管死因如何,霍去病无愧一代名将。

汉王朝之所以深入人心,其实就是汉武帝那个时代造就的。而造就汉武帝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其实就是卫青和霍去病。

相比较于卫青,霍去病更加惹人喜爱,因为他敢爱敢恨,从不藏着掖着。而且霍去病打仗总是以奇袭为主,这更加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霍去病打出了汉王朝的气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可惜做人很难,很复杂,年轻的霍去病只想做一个潇洒的人,这又怎么可能事事顺风顺水呢?死因成谜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史记》

关键词: 骠骑将军 那个时代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