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博学多才却没行政能力,最终身死国灭!

时间:2022-04-15 09:40:2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信熟读历史的人都会清楚这么一个规律: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角色,可他又偏偏是一个无法用某个特定标准来选拔的位置,纵观历代的君主,出身贫寒,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且个人道德操守不怎么样的大有人在,可他们却能够在政治上游刃有余,把帝国的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更能够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使得自己的帝国保持稳步前进;

还有的人无论是文还是武都不是太出色,可一点儿都不妨碍他推动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在各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果,后世史学家记录的时候照样誉为"明君"。

反之,对于那些看起来博古通今,什么都懂的人,即便是成了君主,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皇帝"这两个字,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西汉末年的王莽,古文经学家,绝对的一代大儒,可等他真正上台之后,却是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算计,把国家搞得疲敝不堪,百姓也是不堪其负,结果他建立的新朝短命而亡,自己也是身败名裂。

除了他之外,西夏时期也有这么一个人物,状元及第,学问上绝对没什么问题,可惜一到君主这个非同一般的位置上,立马就显得处处掣肘,力不从心了,他就是夏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夏神宗李遵顼。

据史料记载,李遵顼是公元1163年生人,西夏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父亲是西夏宗室忠武王李彦宗,单从这出身就不难判断出:这小子日后绝非等闲之辈,再加上西夏的皇帝推行汉化政策,大力普及汉学教育,李遵顼自然也就成了受益人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磨练,他的学问也成了人中龙凤,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公元1203年的殿试,在西夏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当中,他居然一举夺魁,成了状元,当时的皇帝乐坏了,立马给他加官进爵,自此,李遵顼开始迈入仕途。

时隔十年之后,李遵顼已经凭借自己非同寻常的学问功底和卓越的办事能力成了一名重臣,在外在光环的刺激下,他逐渐不甘心屈居人下,公元1211年的时候,他悍然废掉了十分赏识自己的夏襄宗李安全,然后自己称帝。

关于这件事咱们说实在的,李安全在当初继位的时候也是来路不正,他是把坚持"附金和宋"以求自身强大政策的夏桓宗李纯祐给废掉自立的,在他继位的5年时间里面,一改夏朝国君之前坚持的大政方针,多次发兵侵扰金国,使得金夏之间打起了没完没了的消耗战,使得自己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他又毫无底线地依附逐渐强大起来的蒙古,结果呢,蒙古非但没有成为他的老大哥,反而把他当做扩张的目标,导致双方经常发生摩擦,本来就元气大损的西夏更是力不从心了,随时有可能被强大的蒙古吞并。在这种情况下,李遵顼上台了。

按照正常的想法,他应该扭转上一任皇帝所犯的错误,继续想办法和宋朝和金国修好关系,共同抵抗强大的蒙古,没准大家都能够多活几年,可惜李遵顼的想法不是这样,他上台之后,立马不假思索地全盘继承李安全那种自取灭亡的政策,通过更高频的"侵金战争"(侵略金国)来讨好蒙古,金国平白被打,自然不会逆来顺受,双方随即展开了对耗,由于西夏之前国力耗损太过严重,现在更是不堪一击,接连败北。

这时候,西夏朝中有很多臣子意识到这么下去不行,就拼命死劝,让皇帝不要再执拗了, 现在回头修补宋金关系还来得及,可惜李遵顼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既然认准要灭了金就一定要做到,除此之外别人的劝告一概不听,战败的消息传过来之后,他打仗的劲儿反而更足了,搞得整个西夏王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他的儿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以出家为僧相威胁,可惜依然未能扭转西夏这种"亡国政策"。

等到蒙古人因为"西侵花剌子模向西夏征兵无果"这件小事就对夏开战的时候,李遵顼才反应过来,可惜一切都晚了,在公元1223年的时候,李遵顼在一片声讨声中被迫当了太上皇,让自己的二儿子李德旺接班, 这也是西夏立国以来唯一的太上皇。

到这儿,李遵顼的事迹也该结束了,他儿子李德明继位之后,虽然竭力想要扭转之前的颓势,努力修复和金朝的关系,联合抗击强大的蒙古,可惜西夏和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对耗,早就已经是个空架子,等待他们的只有亡国的命运,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唯一算是比较幸运的是,这李遵顼死于公元1226年,算是没有亲眼看着被自己祸害得千疮百孔的国家是如何被灭的。

关键词: 力不从心 千疮百孔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