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目光远大的朱元璋,得偿夙愿

时间:2022-04-14 20:47:2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逐步剪除群雄,一直是朱元璋的夙愿,但究竟要如何实施?孰急孰缓,颇费思量,一旦稍有不慎,轻则实力受损,重则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

当时的局势就是,中原有元朝大军,其实力还十分强大,但是被红巾军所纠缠,一时之间还无法把触角伸到朱元璋所在的江淮地区。

对于强大的元朝势力,朱元璋采取的是虚与委蛇的态度。但是,在他自己所在的江淮地区,面对陈友谅与张士诚这两大劲敌,他的态度无疑是你死我活,非出全力争胜不可。

那么,究竟是先解决陈友谅,还是先解决张士诚?这是一个十分让人踌躇的难题。

先解决张士诚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比如:张士诚盘踞在江浙,和朱元璋所在的江淮地区接壤,符合"远交近攻"这个常用的战理。又比如:张士诚与陈友谅相比,实力稍逊,比较容易解决……

朱元璋最后竟然选择的是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而朱元璋的选择,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朱元豫在先解决张士诚还是先解决陈友谅的这个问题上,为什么要违背常理?

朱元璋即帝位之后,曾经与诸臣讨论过一个问题。他说:

"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尽管有许多让人一时难以决断的因素干扰着,只要透过纷繁的表象抓住本质要害就够了。

这个本质要害就是,朱元璋比谁都了解陈友亮与张士诚。陈友谅有争雄天下之心,为人又十分好斗,而张士诚则是只图自保。因此,如果舍陈友亮而攻张士诚,凶悍的陈友谅绝不会甘于旁观,一定会倾城出动,使得朱元璋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如果先攻陈,在姑苏(现在的苏州)苟且偷安的张士诚是不会冒险出击的,朱元路看得很准。

有人说这一决策是刘基所提出的,即便这个说法属实,朱元璋愿意采纳这一决策,也说明了他自己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

朱元璋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凭借着丰富的阅历以及军旅磨炼,在军事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征战生涯之中,几乎很少打败仗,究其原因,就在于他目光远大,而且能够谋定而后动。

关键词: 江淮地区 目光远大 这是一个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