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如果汉武帝能够多活十年,或许他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亡国奴

时间:2022-04-13 18:54:5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汉武帝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不仅名垂青史,而且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对象,他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值得赞扬的皇帝。霸气,勇武,智慧这些赞美的词语几乎成了汉武帝的代名词。

如果有人想赞扬古代最杰出的皇帝,经常会说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汉武就是指西汉的汉武大帝刘彻,他最杰出的成就是打败了强盛一时的匈奴人。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汉武帝刘彻如此崇拜,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皇帝,或许这也是一种人云亦云,不动脑筋的表现吧。汉武帝确实是很幸运的一个皇帝,假设他还能多活十年的话,汉武帝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亡国君。

或许有人感到很气愤:凭什么这样说一位了不起的皇帝,简直是胡说八道!其实我们不能总是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历史啊,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所以看历史的最好的方式还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吧。

一,汉武帝能够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原因是:"文景之治"时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老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可以打仗的年轻人非常多。也就是说刘彻的爷爷和父亲给他提供了攻打匈奴的所有条件。

汉武帝是一个好战分子,然而西汉当时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皇帝,因为西汉的财富积累的已经足够多了,完全能够满足反击匈奴时的所有开销。

可以说汉武帝刚好就在需要他这样的人时他出现了,在对的时间出现了对的人,不仅是刘彻的能耐大,更主要的是他的运气足够好。

汉文帝统治时期,已经开始谋划怎样打击匈奴人了,但他感觉当时的财富积累还远远不够,老百姓仍然不能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能够打仗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于是汉文帝决定继续发展经济,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最终西汉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劳动力变得充足,人口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继续发展经济,不得不佩服"文景之治"里这两位皇帝是非常伟大的两位皇帝,他们把西汉的经济,工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库的钱多得用不完,粮仓的粮食吃不完,汉景帝甚至免去了老百姓的赋税,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给老百姓免税的一个历史阶段,老百姓也可以用粮食酿酒喝了,也可以为自己盖新房子了。

或许"文景之治"已经到了西汉的经济黄金时代,汉武帝可以说是皇帝里面的"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他根本不用像明朝的崇祯皇帝那样接个"烂摊子",穷得连军费也付不起。

然而,西汉的繁荣也让匈奴人非常眼馋,时不时来中原地区抢夺一些粮食,布匹,金钱,女人。这时候汉武帝要做父亲交给他的任务了:打残匈奴人!这个时候打匈奴已经是万事俱备了,只欠刘彻这个东风了。

汉武帝也是相当幸运的,在他的时代不仅出现了李广这样的"飞将军",更是出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天才。

汉武帝对匈奴人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远征,卫青,霍去病不仅打残了匈奴人的主力军,更是摧残了匈奴人的自信心,让他们再也不敢来中原地区撒野了。

然而,汉武帝误以为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留给自己的财富永远也用不完,他不仅铺张浪费,花天酒地,而且不停地在打仗,在花钱,在做无用功。

汉武帝或许很自信,认为是自己本事太大,有着尧和舜的才能。然而他却忽略了自己的辉煌是因为有一个很厉害的爷爷和一个更厉害的父亲,自己只是花他们的钱做了一件大事而已。

就像我们吃饭时,用父母的钱买来蔬菜,肉类,粮食,佐料做出了丰盛的饭菜,这时候我们感到很骄傲,在自诩自己的厨艺是多么高超,但是我们却忘记了: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这句话。如果别人有了同样的钱和材料的话,他们做出的饭菜或许比我们做得更加丰盛。

二,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兵强马壮,豪气冲天,为什么没有攻打匈奴人呢?因为经济实力不允许,所以说,没有前面几代皇帝的恢复经济,汉武帝打匈奴那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我们看历史,大多数朝代的灭亡并不是当时的皇帝不够强大,而是朝廷太腐败,经济落后,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有"张氏三兄弟"的农民起义,因为当时老百姓已经没饭吃了,快饿死了,只能去起义,如果能有一口饭吃,谁还会去起义,去流浪,去上战场,去送死呢?

元朝为什么会很快灭亡呢?他们的皇帝不够强悍吗?当然不是,因为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老百姓每天都有饿死,病死,就连树皮,草根都快被吃光了。在无奈之下,老百姓起义了,当时元朝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粮食,布匹很充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能解决,那这个朝代完全可以继续。

明朝的崇祯皇帝够勤政了吧,但是明朝当时连年的自然灾害,引起多处的农民起义,少数民族趁机来入侵。这些有问题其实都是经济问题,国力的问题。如果明朝朝廷的经济发展得很好,那几乎就不会有农民起义,如果有足够的军费那明朝部队收拾满清人的入侵还是非常容易的。

所以说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恢复,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人口数量的增加才是战争的主要后盾。没有钱,没有粮食,你打什么仗,谁愿意饿着肚子去送死呢?

西汉的刘邦当时兵强马壮,为什么没有去攻打嚣张的匈奴人呢?难道是刘邦不够智慧,不够强大?当然不是,因为刘邦很清楚当时的情况:经济实力太差,没有本钱去打仗,如果硬撑着去打,那就有丢掉江山的可能。

所以说汉武帝刘彻能够打败匈奴的前提是:他的祖上给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力,武力。换做别的皇帝,有了这些条件照样能打败匈奴。

然而,汉武帝却忽略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一味地发动着战争,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如果总是能打胜仗也行,但后期的汉武帝几乎没有打过胜仗,不停地消耗着国家的人力物力,老百姓的赋税已经非常繁重了。

汉武帝死了也是救了西汉的江山,如果他多活一天,西汉或许更加摇摇欲坠一些,就像垒起来的鸡蛋,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蛋碎一地。

三,汉武帝挥霍完了祖上为他积累的所有财富,没有了卫青,霍去病,连续吃败仗,但他还在继续穷兵黩武。最终到了民不聊生,白骨露野的情况,西汉的江山在汉武帝手里已经摇摇欲坠。

前期的汉武帝可以说是很杰出的皇帝,因为他在做正确的事情,打匈奴人是必须做的事情,1,匈奴人太嚣张,经常骚扰西汉的领土和老百姓;2,西汉当时的经济条件非常充足,能打仗的年轻人很多,完全可以击败匈奴人;3,正是打击匈奴的的最好时机,不仅有借口打击他们,并且是开拓疆土的最好时机。

所以说,当时汉武帝对匈奴人发起大规模的战争是很正确的,当然也很成功。

"飞将军"李广只能守边境,但要打败匈奴人很难,这个时候,天才将领卫青出现了,他改变了对匈奴人的战术。不再去和匈奴人比骑马射箭,因为那是用自己的缺点和人家的优点相比较,肯定是比不过的。

最终卫青发明了包围歼灭的战术,用中原军队的强项打击匈奴人的弱点,最后把狂野的匈奴人打得狼狈不堪。后来的霍去病更是厉害,深入沙漠地带,歼灭了匈奴人的主力军,让匈奴人不敢再来中原。

汉武帝认为对匈奴人的胜利是因为自己的水平非常高,然而本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时候,他却继续发动着对外战争。

老百姓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金钱,国库已经没有了钱怎么办?只能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军队伤亡惨重,怎么补充新生力量?当然是抓壮丁;战争继续,并且连续失败怎么办?当然是压榨老百姓,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民不聊生。

汉武帝继续发动战争,并且重用了李广利这样的将领,李广利总是打败仗怎办?没关系,他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也是汉武帝的外亲,不会受惩罚的。

汉武帝重用了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确实是一个后起之秀,难得的人才,在一次战斗中李陵遇到了匈奴人的埋伏,用五千人拼死抵抗,杀死了远远大于五千的匈奴人。

然而匈奴十几万精兵,李陵却没有等到西汉的救援,他被匈奴人抓走了。汉武帝并没有再给他任何的机会,并且相信了奸臣们的谗言,灭了李陵的三族。这种令人心寒的事情汉武帝能够做出来。

俗话说:

过河拆桥,落井下石。

可是汉武帝干的事情就是:河还没过就开始拆桥了,谁还敢替你卖命啊?

汉武帝刘彻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开始对大宛国发动大规模战争,虽然打败了大宛国,也夺得了汗血宝马,但却死了十几万士兵,我就不信十几万士兵的生命比不了几匹马?

汉武帝这种为了自己的面子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完全就是一个昏庸皇帝的表现,无耻至极。

李广利虽然作战能力非常平庸,但他还在战场上在为你刘彻卖命啊,这个汉武帝刘彻却开始屠杀李广利的家人,逼得李广利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了匈奴人。

汉武帝还在桥上走着,却开始动手拆脚下的桥,那不淹死你才怪呢!有人气愤李陵投降,李广利投降,其实他们都是被汉武帝被迫的啊,谁愿意当个叛徒呢?

西汉的国力已经非常脆弱了,但汉武帝还要穷兵黩武,进行远征,老百姓已经横死遍野,饿死的,战死的,累死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谁还愿意为一个自私的皇帝去卖命呢。

很幸运,汉武帝终于死了,他的死挽救了西汉,挽救了老百姓,也挽救了他自己。如果汉武帝晚死十年,或许西汉就会灭亡了,农民起义也会连绵不断,匈奴人又会趁虚而入。

这样的话,汉武帝或许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亡国君,但是汉武帝死了,他的死挽救了西汉,也让自己名垂青史,说明汉武帝的运气确实非常好,连死也是恰到好处。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发展经济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