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武则天用此物守护儿子的墓,千年来从未被盗,盗墓贼成殉葬人!

时间:2022-04-13 11:43:1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武则天用此物守护儿子的墓,千年来从未被盗,盗墓贼成殉葬人

有专家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历史共有422位皇帝,不过太子远远不止这个数,许多人甚至为当太子而死,或是死在太子任上,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悲剧的太子。

武则天的儿子李弘就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悲剧的太子,李弘是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子,在4岁时就被立为太子,李弘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李治非常喜欢他,甚至打算提前让位。当时唐高宗李治病重,撰写《孝皇帝睿德之纪》碑文时透露:"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可是偏偏事有凑巧,就在李治准备让位时,当了20年的李弘突然暴毙,年仅24岁。

根据民间传说,当时武则天正图谋当皇帝,儿子李弘是最大的绊脚石,武则天为了自己当皇帝,所以只好毒死了亲生儿子,不过这只能作为传言,缺乏可信的依据。李弘暴毙让李治伤心不已,武则天也许是处于愧疚也非常伤心,李治和武则天决定为儿子李弘办一个盛大的葬礼,李治更是罕见地封儿子为"孝敬皇帝",按皇帝礼仪安葬儿子。既然是皇帝的陵墓,修建自然十分豪华,墓地选择在洛阳东边的缑氏县景山,李弘墓选在此地后就把这里改为了"太平山",据《旧唐书》记载,"初,将营筑恭陵,功费钜亿。"

如此大规模的修建陵墓里面陪葬品自然少不了,那么如何防止陵墓被后世盗墓贼盗挖呢?武则天为了保障儿子陵墓无忧,选择用沙子当防盗的工具,为什么是用最普通的沙子呢?有点建筑常识的人都知道,沙子具有流动性,李弘的墓采用填土的方式建造,武则天派士兵从洛阳河中取沙,一直把陵墓堆成一个土岭,表明再用泥土封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土岭。

这样一来即使有盗墓贼挖盗洞,也会迅速被流沙掩埋,武则天用的这个方式很成功,1300多年过去了,朝代更迭无数盗墓贼都打过盗挖李弘墓的心思,最终都无功而返。恭陵就这样安稳地度过了一千多年,最近一次盗挖恭陵是发生在民国期间,当时许多地方在打仗,也就没有多少人顾得上照顾恭陵了,一伙盗墓贼带着工具就摸到了恭陵实施盗挖。

盗墓贼费力地挖了十几米深,正做着发财梦,突然一声巨响洞口坍塌,一阵黄烟冒出,盗洞下面的盗墓贼被活埋了,外面接应的盗墓贼以为是李弘显灵,吓得慌忙逃窜。

其实以科学观点分析,盗洞坍塌纯粹是因为沙子流动性大,盗洞挖的太深就坍塌了,黄烟也只是沙子塌陷时形成的灰尘,盗墓贼做贼心虚害怕了而已,可怜盗洞内的盗墓贼反成了殉葬人。

关键词: 自然少不了 无功而返 中国历史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