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朱元璋手下的“两栖”战将,明朝最佳“潜水员”,张士诚很头疼

时间:2022-04-12 13:43:5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这一荣誉仅有4人获得,朱元璋麾下的"两栖"将领实至名归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朱元璋打天下时,有许多英雄豪杰慕名来投奔,其中就包括诸多父子、兄弟等,例如耿君用、耿炳文二人,就是典型的父子将军。冯国用、冯国胜,郭兴、郭英则是兄弟关系。在朱元璋的麾下,有一对兄弟,名叫吴良、吴祯,是朱元璋较为喜爱的一对兄弟战将。

众所知周,朱元璋前期打仗,最缺乏的不是武将,而是水军,朱元璋从滁州南下,逐渐到了江南,水系繁多,常常要经历水战,但朱元璋手下却没有水军将领。吴良、吴祯兄弟常常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充当水军将领的角色。

史载,吴良、吴祯兄弟,濠州人,是朱元璋的老乡。当初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第一次回乡募兵,徐达等人纷纷来投奔,吴良和弟弟吴祯也来投奔朱元璋,成为朱元璋身边最早的24位将领之一。吴良是农民出身,小时候喜欢下河摸鱼,水性极好。《明史·吴良传》记载:

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

也就是说,吴良不仅勇猛,可以当朱元璋的先锋官,而且还可以搞水下"侦查",常常在水下当间谍,是朱元璋的"两栖"战将。吴良水性好,所以他常常潜在水下出没,主要目的是侦查敌情。在朱元璋渡江之战、溧水之战中,吴良都立下大功。

吴良除了水性好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擅长防守。有人曾评价说,朱元璋手下有两位最擅长防守的将领,分别是吴良和耿炳文。《明史》曾评价:

吴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

也就是说,元末三大枭雄,朱元璋据中间,陈友谅在西,张士诚在东。其中,朱元璋和陈友谅前前后后打了5年,张士诚为何不趁机攻打朱元璋的后路呢?因为有吴良和耿炳文守住两处要害,这两人最擅长防守,张士诚曾用10万大军攻打长兴,耿炳文纹丝不动。鄱阳湖水战时,朱元璋的军队倾巢出动,在江西和陈友谅决战,南京城空虚。张士诚想沿江攻打朱元璋,必须要经过江阴,江阴在吴良的防守固若金汤,让张士诚"不得志"。

所以,当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后,对吴良大加赞赏,在平定张士诚的诸多战役中,吴良又立下赫赫战功。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吴良为江阴侯,封吴良的弟弟吴祯为靖海侯,吴家一门两侯爵,尊荣无限。

提到吴良,就不得不提他有一份特殊的荣誉,这份荣誉在整个明朝,只有4个人拥有,那就是"上柱国"。明朝开国后,吴良又南征北战,平定蛮夷。洪武十二年,吴良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第七子朱榑,朱、吴两家正式成为亲家。但两年后,吴良病逝,朱元璋辍朝三日,追封吴良为江国公、上柱国。在明朝,仅有四人拥有"上柱国"的荣誉,分别为洪武时期的常遇春、吴良;永乐时期的姚广孝;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可见,在明朝历史中,吴良可以和常遇春、姚广孝、张居正同等荣誉,吴良的地位确实很高。

怪不得朱元璋曾感慨:吴良,朕之吴起也!

关键词: 也就是说 英雄豪杰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