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赵匡胤落魄时投靠他,结果被十贯钱打发,多年后他做件事“赔罪”

时间:2022-04-12 11:35:2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往今来,天子都有一颗铁石心肠,尤其是开国皇D,鸟尽弓藏必然要上演,更别提当年看不起他的那些人。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出门闯荡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赵匡胤落魄时想投靠他,结果被十贯钱打发,多年后赵匡胤当了皇D,这个人的下场又如何呢?

乱世闯荡

赵匡胤生于五代十国时期,这时候天下大乱,皇D就像是坐了流水席,隔三差五就要换一个。赵匡胤生在一个将门之家,父亲赵弘殷在军中任职,经历多次易主,但他仿佛吉星高照,总能在杀戮重重的乱世中保住性命,甚至还当了官。

赵弘殷最后侍奉的朝廷是后周,众所周知,后周是五代十国最有实力的一个政权,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而不是赵匡胤,因为赵匡胤窃取了后周皇D柴荣的宝座。

当然,当年的赵弘殷可想不到自己的儿子能当上皇D,他还在为一家老小的生计而奔波。作为长子的赵匡胤,更不愿意在家白吃干饭,他决定离家出走,去打拼一番天地。

这时候,赵匡胤积攒多年的关系人脉就成了赵匡胤的资本,老爹给他介绍了两个人让他投奔,第一个就是随州刺史董宗。

被逼出走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安排一个赵匡胤绰绰有余,可惜刺史生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儿子董遵海,处处和赵匡胤过不去。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D,其气魄和胆识非常人能比,董遵海养尊处优,看到一个投奔父亲的同龄人,干得比自己好太多,心里醋意大发,经常"特殊照顾"赵匡胤。

可想而知,纵然董宗对赵匡胤很友好,但赵匡胤也知道此处不能长留。于是不久,赵匡胤就告别了董宗,投奔了另一个父亲的旧友王彦超。

十贯铜钱

王彦超这个人就更不简单了,时任复州防御使,掌握军政大权,是个实权派,而且王彦超在军中混了数十年,战功卓著,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

当看到赵匡胤时,王彦超对他十分厚待,好吃好喝供着,但就是不提留下他。酒足饭饱之后,王彦超给了赵匡胤十贯铜钱,就把他打发走了。

这十贯铜钱,不多不少,刚好足够赵匡胤走出王彦超的地界,言外之意我已经进了地主之谊,走出我的地盘,是生是死都跟我没关系了。

如果你是赵匡胤,会不会被打击到?但赵匡胤却越挫越勇,现实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可以说赵匡胤的成功并没有借助老爹的人脉,而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但真正值得人们称颂的,还是赵匡胤称帝后对待王彦超的态度。

王彦超的"赔罪"

有一次,赵匡胤在一次围猎中,当着众人的面对王彦超说道:"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

王彦超不假思索,立刻回答说:"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

意思是,我这一池子浅水(复州)怎么能藏得住神龙(赵匡胤),当年您没留在复州,这就是天意啊!

王彦超的回答让赵匡胤心情舒朗,而王彦超的另一个举动更让赵匡胤觉得此人确实不一般。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而在那场博弈中,最先看清形势的就是王彦超。

那日君臣共饮,赵匡胤突然对着武将们说了一句:你们征战一生,如今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是朕愧对你们。听了这话,王彦超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告老还乡,赵匡胤欣然接受。

其实王彦超并非为当年的事情赔罪,都说赵匡胤宽厚大度,但若没有王彦超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很难成就赵匡胤的美名吧。

关键词: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