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不谈三国演义,只谈正史,正史上真实的张郃到底有多厉害?

时间:2022-04-11 08:55:2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张郃这个人是很厉害的,史书记载他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也是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非常依赖和信任的大将之才,这里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识人用人,两个张姓大将,一个张辽,一个张郃都堪称当世的名将。

他的经历也是大器晚成最鲜活的例子,张辽早有白狼山和逍遥津的成名之战,徐晃也有樊城长驱直入击败关羽的胜利之战,就是于禁也有育水之战的反击之功(参考张绣反叛曹操),可张郃却迟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直到街亭之战才彻底彰显自己的才能。

陈寿在《三国志》对其评价非常高,说他是曹操成就大业必不可少的五子良将之一,也说他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于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

那么正史上张郃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哪里?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一下张郃这个名将的成长崛起之路。

张郃的成长之路

张郃,字儁乂(yì),是冀州人,参加平定过黄巾起义,原先是冀州牧韩馥的人,韩馥这个人没有什么大的才能,被袁绍一番用计恐吓就乖乖地献出了冀州,张郃又成了袁绍的人,在袁绍与幽州公孙瓒的交战中,立了一些战功。在后世三国志评话中,张郃与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

1.官渡之战弃袁归曹的张郃

官渡之战的时候,张郃弃袁投曹,原因很简单,袁绍谋士郭图忌妒张郃,袁绍帐下谋士许攸因家人犯罪,许攸在关键时刻叛袁归曹,并提议曹操去偷袭袁绍屯粮之所乌巢,针对这一行动,张郃表示要派重兵去救援乌巢,但郭图却建议袁绍去派张郃高览去猛攻曹操的中军大营,结果乌巢军粮被烧,曹操留下重兵守中军大营,张郃猛攻不克,郭图事后怕袁绍追责,就进谗言说张郃出言不逊,并说张郃对袁军的失利感到高兴,就这样张郃被郭图逼到了投降的地步。

曹操听到张郃投降,说张郃此举就像当初韩信当初舍弃项羽归顺刘邦一样。

官渡之战的胜利很重要的因素是许攸献计火烧乌巢,但另一个就是张郃和高览的投降,张郃与高览手里有着袁绍精锐的有生力量,但经过粮草被烧,张郃、高览有生力量的投降直接导致袁军的大溃败,张郃在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从征四方的大将张郃

张郃从跟随曹操后,军旅生涯也就像开了挂一样,破袁、攻渤海、围雍奴、柳城破乌桓、讨管承、平定陈兰、梅成等叛乱,渭南二次从破关中马超、韩遂等。

3.汉中力据刘备、稳定军心的张郃

刘备拿下成都后,听从法正的谋划进攻汉中,张郃当时负责驻守广石拦住刘备去路,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为十部,趁月黑风高之际猛攻张郃。张郃不甘示弱也亲自率军与蜀军进行对抗,让刘备无功而返。

刘备恼怒不已,写信要求坐镇成都的诸葛亮增兵。诸葛亮拿不定主意,从事杨洪力劝汉中是益州的北大门,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不要犹豫了,赶快增兵增援吧。

得到兵员补充的刘备,在法正的奇策妙计下,打了一个漂亮的的歼灭战。

夏侯渊在定军山安营时,刘备以火烧鹿角工事,引诱夏侯渊分兵给张郃,并亲自带兵去修鹿角,被刘备抓住战机,派黄忠一战斩杀了曹魏统帅夏侯渊。

夏侯渊被杀与张郃关系并不大,曹操曾说夏侯渊作为一个统帅,怎可亲自带兵去修鹿角呢?

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时,只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汉中统帅夏侯渊被杀,群龙无首之际,有被刘备全歼的可能性,这时曹魏部将郭淮等人力主推荐张郃为临时主帅,张郃临危受命,收集败兵,布置营寨,安稳军心。刘备想乘胜渡汉水来攻,见张郃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

4.打得了野战,也打得了水战的张郃

曹丕在位期间,派张郃、曹真、夏侯尚去攻打江陵,张郃率军渡过长江,夺取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曹叡即位后,派张郃驻扎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大军来到祁口,与吴军激战,打败了东吴将领刘阿。

5.街亭之战破马谡,收复三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陇右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应诸葛亮,曹叡令张郃督诸军,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

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依据地形,断水围山,令马谡不战自乱,随后率军攻打马谡,丢失街亭的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街亭一失,诸葛亮担心后路被截只好退军,张郃趁机平定了叛乱的三郡,保证了陇右的安稳。

张郃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将,也是好风雅的儒将

张郃用兵变化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长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

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欢同儒士交往,曾举贤不避亲地向曹叡推荐同乡卑湛,说他通晓经学,品德高尚,曹叡为此赞赏张郃的美意,相信张郃的人品与为人,任用他的同乡卑湛为治学的博士。

料敌先机的名将张郃

诸葛亮二次北伐,想要攻取陈仓,曹叡让驻扎在荆州的张郃前往前线迎敌,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了解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不足,不能持久,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事后果然如张郃所料,诸葛亮久攻陈仓不下,粮草缺乏,只好撤军回汉中。

千里之外料敌先机,有运筹帷幄之能。

战死沙场的宿将张郃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率领部队迎击。在诸葛亮退入祁山后,张郃率军追击到木门谷中伏,被流矢射中了右膝盖阵亡。《魏略》记载,当时张郃主张穷寇勿追,但拗不过司马懿的军令,还是率军去追,结果中箭身亡。

结语:

在魏国张郃是曹操的爱将,是曹丕、曹叡依赖的重臣,是司马懿嫉妒的名将。在蜀国是刘备、诸葛亮都忌惮的对手,在战场上他是个善于排兵布阵的大将,在朝堂上还个爱好儒雅的文人,他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战场宿将,有过巴西宕渠的惨败,也有过街亭的大胜,他在早期没有脱颖而出,却在三国后期战场上大放异彩,成为曹魏倚重的外姓大将之一,这就是张郃。

关键词: 官渡之战 预料不到 战略战术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