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努尔哈赤实力单薄与大明相差悬殊,为何能够将明朝三路大军吊打!

时间:2022-04-09 17:58:0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撰文/赵立波

天命四年(1619)六月的一天,当着炎炎夏日,后金的贝勒大臣们激烈的争论使人更加感到酷暑难熬。

那时在攻下开原以后,努尔哈赤严肃地对诸贝勒大臣发下指令:"我们都不要返回都城了,就在界藩筑城造屋住下吧。骑兵都不要过浑河,可在边境放牧马匹。"诸贝勒大臣无不惊愕,他们没有理解这位后金汗说话的意图。随后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共同提出:"不如回到都城去,修盖马厩,割草喂马,用水洗刷,马一定膘肥体壮。士兵们回到了家还可以整顿器械。"《满文老档》

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对诸贝勒大臣的不同意见进行说服。他说:"这不是你们懂得的。当此炎热的六月,行军已经二十天。从这里回家,路程远近不等,有的需要二三日可到,居住在都城东边的需三四日才能到。现在天气热,路又远,马到哪天才能喂肥呢?我想住在界藩,让马在这个地方放牧,早日肥壮起来。八月还要打大仗。这场争论因努尔哈赤的一番解释而平息了。努尔哈赤和诸贝勒大臣都从战略点出发,一致搬到界藩驻扎,牧马于边境之地。为了坚定他们的意志,随后又把他们的妻子也都接到这里一起团聚。

后金发生的这场争论正是一个信号,表示这个政权的进攻战略已经作出。虽然新的战略一时尚不能被所有的人理解,但是努尔哈赤是非常明确,也是要坚持推行下去。

这位后金国汗自1583年起兵,至此已经过三十六个春秋,戎马倥偬,往来冲杀,终究没有超越明朝给他划定的界限。尽管他的属下有时也越过边界做些零零碎碎的剽窃和抄掠,但每次也是随进随出,来去匆匆。1618年,他一反过去"忠于大明,心若金石"的态度,公开与明朝决裂,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城之战。但是他领兵真正攻下来的抚顺城及周围几个城堡并没有占领,他进行了屠杀掠夺,带着俘虏和投降的人畜数十万返回了旧地。大军撤退,拆毁了抚顺城。当时他动员自己的军队是因有"七宗恼恨",兴师的目的是报仇雪恨。在此之后,他惹怒了明朝,不是他们,而是大明对后金大兴挞伐,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进攻。这就是有名的萨尔浒之战。明朝投入近十万兵力,四路出师,要把满洲一举击溃。

明末辽东形势图

事虽凑巧,但的确不是天命注定,结果明朝以三路丧师惨遭失败。这已是后金天命四年( 1619)三月初,距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城恰好近一年的时间。后金对明朝进攻的新策略就在这之后显示出来了。由此让努尔哈赤和满洲兵愈加自信。

满族贵族刚刚建立的后金政权,对明朝最初发动的战争的确是为了对侵犯进行报复。满族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才登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她在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及其先世女真人在明朝二百多年的统治下历经艰难,受到明朝统治者的压迫刺削。他们是被统治者,是受害者。即使到了萨尔浒之战,明朝统治者妄想以此"大举"把他们斩尽杀绝,明军所定的十四条罚约,凡涉及后金兵者只强调杀无赦。所以后金国内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他们英勇善战,保卫了民族和国家的生存。战后,他们在策略上的明显变化就是由对侵犯进行报复转成掠夺财物和占领土地。为此,他们照旧用复仇做动员宣传,但实际的要求远远超出了复仇的范围。萨尔浒之战以后,努尔哈赤以后金国汗的名义告诫他的部下说:"前日之捷,天也。勿以屡捷为可恃,我必得辽,然后可以生活,你当以尽死于辽东城下为心云。"夺取辽沈是后金新策略的最大目标。

为了夺取辽沈, 努尔哈赤又相应做了其他诸多方面的改变。如根本重地的转移。赫图阿拉自1603年"筑城居住", 1616 年努尔哈赤于此被上尊号"覆育列国英明汗",此城号称大城,迄今十几年过去了,它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物的寿命都不适应新的形势了。到1619年,朝鲜人李民寏身临其境,目睹"外城颓圮几尽,外城内居人尽移之者片(界藩)云"。界藩距沈阳百余里,距辽阳二百余里,是后金与明朝防守重心较为临近的险要地方。努尔哈赤在天命三年就决定于明朝接近的界藩山上筑新城。萨尔浒之战以前又派了一万五千人去那里运筑城之石。战争一打完,四月三日又继续筑界藩城,架屋居之。

他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舍弃赫图阿拉,说服诸贝勒大臣及居民携家带口搬到界藩居住,就是有意识地把后金的根本重地西移,以便直接进军辽沈,实现占有全辽的雄心。也要给明朝造成政治和军事威胁,更好地破坏他们的战守。在这前一年努尔哈赤就说过:"因为要和大明国进行战争,如出兵打仗,我们居住大城西边的兵还方便些,东边的兵相距过远,实在太辛苦。若在西边靠近明朝的界藩建城居住,诸贝勒大臣就可以到明朝的边界以内放牧牲畜,使明朝居住在边境的人不能耕种,种了的田地不能除草,已经种的不能收割,收割了的粮食不能晒打。我们可以放鹰打猎。把明朝的人困在城中,使他们不能出来,等他们忍耐不住出兵时。我们就进行攻打。"

按照努尔哈赤的这个想法,萨尔浒之战前先派人到界藩筑城,打基础,筹集木石,但因天寒而中止。第二次派去一万五千运石人夫, 中途遇到了明朝发动的大战,这些筑城人夫全部参加了抵抗明军进攻的战争。打败明军西来的一路,歼灭主将杜松,有他们的份功劳。 但是就筑城本身来说,还是难以继续下去。经过萨尔浒之战,开原、铁岭之战,后金连连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实现努尔哈赤转变策略的思想减少了来自明朝方面的干扰,他自己的部下中包括诸贝勒大臣却不完全赞成。他们不知道这是制服明朝的"坐困之计"。1619年朝鲜人李民寏看清了后金的这策略, 所以他说:"今者弃其旧穴,移居者片,列筑坚城于中原之界,且耕且守,更出迭人,焚劫沈辽之间,殆尽无遗。闻近日大举收掠禾谷云。此不过坐困之计也。"从天命四年六月起,为了向辽沈扩张势力,后金把界藩做了临时的都城。此城虽迄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然其遗址尚存,依山而建,东西长约百米,南北宽约五十米,目睹砌墙的巨石,全城的面貌犹可想象。

明代官员画像

对汉人态度的前后差异,是后金改变策略的又一生动体现。后金从一开始就是个多民族的政权,那时以明代女真为主形成的新的满族共同体已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个政权里,满族贵族居于主导的统治地位,境内除满族外,还有汉族、蒙古族、锡伯族以及朝鲜族等。赫图阿拉城外居住着三十余家朝鲜人,那个地方被称为高丽村。但是影响大、难处理的是汉人。努尔哈赤一时宣传他的祖父、父亲被明朝所杀,刺激了他的部下皆以"唐人(汉人)为世仇"",有时见了汉人就屠杀。新策略不同的是强调了"笼络之术"。无论降人还是俘虏,都可以得到安生,所以人们能看到界藩城外汉族的男男女女络绎往来,数量之多赶上了满族的一半。在后金的国家政权中有了较多的汉人,李永芳投降后,八旗军中也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汉人。

皇太极在后金政权创建中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之一,也是他处理军国大事的得力助手。他以四大贝勒或和硕贝勒的身份参与议政,率军出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在天命四年六月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俘获成千的汉族避难人民,完全不像过去那样又杀又斩,"今则一切不杀", 除了受伤的以外,全部安全无恙带回到后金统治区内。对其中个别的甚至"极其优恤,给马付书,还送辽东"。这件事情在朝鲜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后金国内及明朝人都不能不发生巨大影响。在不断胜利的鼓舞下,努尔哈赤不久再度发起大规模对明战役,让大明越来越如同被从根被刨起的树根。

关键词: 努尔哈赤 萨尔浒之战 赫图阿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