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历史上唯一过春节犯法的5年,所有人取消假期,庆祝的人全部被抓

时间:2022-04-08 14:56:2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从新冠肺炎之后,咱大中国这两次春节都过得有点艰辛,尤其是很多人不能回家,以至于思乡心切,难免觉得愤愤不平,但这种特殊时刻,还是保住小命要紧,节日什么的反正还能过上个千年万年,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历史上最艰难的春节可不是现在,而是在近代,那一次不仅没有假期,连悄悄庆祝都是犯法的,会被抓。

而这一切还得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到1919)说起。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帝国主义打开,随着鸦片一起流入的,还有西方思想,不过最初先进的革命者看到的只是西方的君主立宪,以及西方的技术,所以爆发了反封反侵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这两个运动都是机械化的模仿运动。前者还带着封建思想的残余,其本质还是推翻清朝,建立新朝,所以只是截取了一点点西方先进的民主制度,是不完全不纯粹的运动;后者也先只是看到了先进的技术,又看到白银外流的负面影响,作出的行动仅仅只是大规模购买枪炮,和在国内发展西方企业。他们都还没有触及到革命的内核--思想。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袁世凯窃取成果掌权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后,大家才发现制度虽然是新的,但思想却还是陈旧的,就像一条洋裙用的麻布一样非常不搭调,于是开始了新文化运动。起初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自然是好的,比如说"三纲五常应当废止""封建迷信要不得""反缠足拥天足运动",这些都是有利于国民的好事。

不过运动还是存在局限性,当时不少人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绝对否定东方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这种极端自然产生了消极的后果,而这个后果展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上的时候尤其突出,具体就是废除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改用西方纪年公历;认为传统节日是生肖吉神择日等迷信的来源,所以应当全部废除。

即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到1949)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这样的想法也没有消失,而且还更加强硬,1929年甚至还宣布只准过阳历新年,坚决废除春节,认为其是封建迷信,不让贴春联,也不让放假放烟花爆竹,更是不准走街串巷去拜年,还出动了民警巡逻,就是在各个路口抓去拜年的人群,连农历挂历都不能卖,卖了也要坐牢。

然而这样的做法注定不能成功。因为如果真的要算起源的话,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在明朝的时候达到了兴盛,清朝腐朽成那样它也还是在,而这近4000年中不管名称怎么变,玩闹的花样如何,社会经历过怎样的变动,它也是一个谁也不能阻止,谁也不能废止,谁都不会说不想过,完全扎根在中国血液里的节日。

况且上者觉得下者愚昧无知,下者却也嘲讽上者崇洋媚外,在很多人心里老祖宗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是要守住的,糟粕也就罢了,可过过节行行礼又碍着掌权人什么事?干什么都要学别人来?所以春节还是不能够被废除,这禁止的5年之后大家依然过得欢天喜地,直到现在除了一些不可抗力之外,它依然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不过春节还在,崇洋媚外的思想也还在,它之所有还在而且如此根深蒂固,还是因为当初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无限期的落后,对比起来使得中国人打心底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衍生成为看到西方就觉得是文明和先进的,连一个圣诞节都能被魔改成为了送苹果棒棒糖的东方节日,也出现了看到外国人就会有中国人主动让座的神奇现象。

如何改变这种畸形的状况?其实之前国家就多次重点强调了"文化自信",只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中国人才能有骨气和底气去面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冲击,而树立文化自信的方式方法,还需要很多人率先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多元,如今有不少人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说李子柒就是很好的榜样。

但是光她一个人是没有不够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全民文化自信,只是一个人的力量那就是星星之火,燎原的话还是得需要"东风"。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崇洋媚外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