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末李自成失败真相:得罪了一群不该得罪的人

时间:2022-04-06 11:50:3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军攻破明朝国都北京;同年4月29日,兵败山海关的大顺军狼狈地撤离北京。是什么让一个新建立的王朝仅仅一个多月就灰飞烟灭了?一切还得从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后的所作所为说起。

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新兴王朝,李自成起初是很受百姓支持的。当时,支持他的不仅仅是农民,而且也包括想给自己的将来找个好出路的明朝官绅。史料记载:大顺军打到北京前,当时京城百姓"幸灾乐祸,俱言李公子至贫人给银五两,往往如望岁焉"。明朝廷在京的两三千名官员自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衣冠介胄,叛降如云"。简而言之就是,百姓和官绅都没把大明灭亡当回事,准备打开城门迎闯王了。

老百姓们支持李自成的原因很好理解,图的是大顺军能够免赋税。但大明官绅们图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一个可靠的新主子、一个好前程。在他们看来,投靠汉族为主体的大顺,远比投靠风俗、语言都和汉族大不一样的满清靠谱多了。然而,在李自成真的进了北京之后,大明官绅们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他们等来的并非高官厚禄,而是用严刑拷打的方式向他们勒索钱财的大顺官兵,正式叫法是"追赃助饷"。

大顺的追赃助饷行动不是只在北京实施,而是在他们占领的所有地区实行。史载,甲申(1644年)三月,刘芳亮部占领大名府,"布州县伪官,毒掠缙绅";进占广平府之"次日,拷掠乡绅,以官职大小定银数之多寡,惨不可言"。这样的行动让明朝官绅阶层大失所望,尽管他们并没有马上公开反抗,但早已怀恨在心、积蓄力量,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给大顺政权致命一击。

很快,机会来了。因不满大顺政权拘押父亲吴襄及抄没吴家家产,本已打算归顺李自成的大明平西伯吴三桂中途变卦,回师山海关,勾结清军举兵反叛。1644年4月22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与清吴联军展开血战,结果大顺军惨败,连大顺政权的二号人物刘宗敏也受了伤。战败后的大顺军于4月26日溃退回北京。本来他们回到北京后是打算据守的,但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最后作罢了。29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搞了个继位仪式后,立刻撤离了北京,向西安方向逃去。

此时,高兴的不仅是清军和吴三桂,还有那些被大顺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大明官绅。北京的明朝官绅有的拜倒在了后来入城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脚下,还有的逃往了淮河以南的明朝控制区。而其他大顺军占领区的官绅则趁李自成兵败之机展开了反击行动。

因为古代信息不是很发达,其他地方的官绅只是隐约知道大顺军被吴三桂打败了,还不知道清军入关的消息,都乐观地认为大明还会复辟。因此,官绅们的反击是打着光复大明旗号的。

别看大明官绅大都是读书人出身,但力量却不可小看。史料记载:四月二十七日,山东德州乡绅、原明朝御史赵继鼎、主事程先贞、大学士谢升之弟生员谢陛发动叛乱,推举逃难到该地的明朝宗室为盟主,假称济王,号召远近。山东和北直隶的许多地方官绅群起响应,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山东省德州、省会济南府、东昌府、青州府、临清州、武定州、高唐州等多个州县。在山东官绅发难的同时,其他大顺控制区也发生了类似事件。

官绅造反,再加上清吴联军的追击,大顺政权就在这样的两面夹击中失败了。与其说大顺军败在军事上,倒不如说败在政治上。假如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进京之后停止向官绅追赃索饷,不去触犯官绅集团的利益,那么不仅吴三桂会归顺李自成,其他官绅也会争相效忠。那样的话,大顺军的力量就足以把清军挡在关外,他们的江山也就坐稳了。然而历史不能假设,最终李自成还是得罪了这群不该惹的大明官绅,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关键词: 清军入关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