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历史上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后世皇帝还为他立碑树传

时间:2022-04-03 15:47:1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十三陵当中的思陵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陵墓,在思陵南边100米处有一座坟墓,里面埋的是一个太监。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太监怎么会埋进皇陵呢?

原来这个太监名叫王承恩,他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白岸口村的一个农户家,因家中贫寒,他很小的时候便被卖了,并入宫做了太监,在宫中,他遇到了他一生守护的主子信王朱由检。朱由检自打出生,他就开始照顾,一心一意服侍这位主子。

两人通过长时间相处,主仆情意也越来越深,朱由检对他非常信任。所有大小事务都交由他处理。

但王承恩内心却备受煎熬,朱由检对他越好,他内心越矛盾。因为他受魏忠贤的指派要监视信王的一举一动,他是魏忠贤的内应。

但随着信王朱由检对他的信任加深,他的感情天秤慢慢地偏向了朱由检。再三思虑后,他将自己作为魏忠贤内应的身份和盘托出,他的坦诚得到了朱由检的原谅和信任。而此后,王承恩也就完全的忠于朱由检了。

当王承恩得知魏忠贤有谋反的心思后,主动和他划清界限,并暗中给信王传递消息,帮他出谋划策,为信王朱由检登上帝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崇祯皇帝登基后,他大手笔对东厂和魏忠贤进行了清洗,统治权回到了他的手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承恩的帮助。

因而王承恩也受到重用,被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崇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

可惜的是,虽然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勤劳治国,还是没有挡住明朝覆灭的脚步。

《明史》载,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眼看李自成即将兵临城下,崇祯下诏让天下之兵援助京师,但是却无兵前来。

三月十七日,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等不来勤王之师的崇祯只得让王承恩提督京营,带领一一些余下的禁卫军苦苦守护着皇城,最终,寡不敌众,两日后,京城被攻破。

绝望之中的崇祯皇帝仰天长叹,他命周皇后和后宫妃嫔自缢殉国,后又手持宝剑杀死昭仁公主,砍伤长平公主。

天将亮时,披头散发的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陪伴下,跌跌撞撞的向皇城后面的煤山奔去,面对满城烽火硝烟,崇祯皇帝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崇祯皇帝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身亡。

王承恩面对祟祯皇帝的尸首恸哭不已,随后对着崇祯磕了三个头,便在旁边的一棵海棠树上吊死了。

谁又能想到,诺大的北京城,能够陪伴崇祯最后的居然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太监。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皇帝的尸体被发现,李自成命人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墓室中,并将田贵妃的墓改为思陵。王承恩由于以身殉主,忠贞不二被破格埋在思陵旁边,永远陪伴他守护了一辈子的主子。

清兵入关后,满清颂扬他忠君殉主,忠贞节烈,顺治皇帝为他立了两座碑,并亲自撰写祭文,颂扬他忠君节烈不事二主的气节。并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康熙帝即位后,也亲自为王承恩立碑树传,并前往思陵祭拜。

一个太监能够让后世皇帝为其立两座碑,并亲自撰写祭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不知道顺治和康熙的做法让当时的降清名臣洪承畴和吴三桂有没有被打脸的感觉。

关键词: 跌跌撞撞 励精图治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