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藤椒树绿浪翻滚,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藤椒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椒香扑鼻。永德县小勐统镇垭口村,村民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收“金果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人们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中,小勐统镇牢牢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优化营商环境,引进加工企业,盘活土地资源,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以项目谋发展、在一线抓落实、建示范提品质的石漠化山区产业发展之路。
选准好项目扣紧产业建设链条
针对当地喀斯特地貌居多、现有产业日趋饱和的问题,小勐统镇党委、镇政府立足实际,坚持项目工作法,用主人翁的眼光来遴选项目,用经营者的标准来实施项目,用受益人的态度来经营项目,积极寻找适宜地貌和气候发展的特色产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最终锁定了对水土要求低,“有土就能种、有光就能长”的藤椒。
小勐统镇积极申报项目,整合村级集体土地,用沪滇帮扶项目资金600万元修建花椒加工厂,注册镇合作联社,用300余万元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直接补助农户种苗,引进永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发展藤椒产业。
“垭口村山上石头多,土壤持水能力差,传统的经济作物难以成活。但这里日照时间比较长,566米至2395米的海拔刚好适宜种植藤椒。”永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原料负责人赵建国说。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下,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流转土地、种植藤椒。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群众将自家闲置的石头旮旯地以租赁形式,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村合作社。镇合作联社集合各村土地资源后流转给公司,形成“公司主导经营、镇合作联社统筹、村合作社推进、农户自愿参与”的土地流转模式,把一家一户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推动藤椒规模化种植。
小勐统镇垭口村党总支书记鲁小双说:“镇上引进藤椒产业以后,我们村‘两委’干部、党员共种了400来亩,现在我们垭口村总共种植藤椒1200多亩。两年来,农户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提高了管护技术,挂果率很高。现在产业路也修通了,采收运输都方便了。”
一线抓落实健全产业建设保障
小勐统镇围绕党建领航强保障、一线协调优服务、完善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发展藤椒产业过程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企业招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成立镇藤椒产业工作组,村级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协同配合,逐户开展工作。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方案”合理规划,各村种植大户与散户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组建生产合作小组。按照一个大户辐射带动周边一片的模式,充分挖掘本土人才的潜能,推动“土专家”“田秀才”将掌握的藤椒种植、管护、采收技术要领传授给其他农户,在破解农户发展产业“散小弱少”问题的同时减轻了企业技术培训压力,提高了农民的专业化程度。
“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帮助我们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农户土地流转,组织农户种植藤椒,帮助解决用工问题,全方位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当地发展的信心。”永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勋彬说。
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深入推进村级交通网、水利网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硬环境。目前,全镇已完成道路硬化328.8公里,累计实施和完善水利工程209件。道路交通得到有效改善,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有效提高,为标准化种植打下了良好基础。
利益强联结创新产业发展机制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为确保企业能发展、群众能获利、村集体能增收,小勐统镇围绕藤椒种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过程,完善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五个联结”,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土地有偿联结。公司按60元/亩的定价支付给村合作社。其中,50元支付给农户,10元留作合作社的管理费。
加工有偿联结。花椒加工厂房、冷库、烘干设备等,由镇合作联社管理、企业租赁使用。公司与镇党委、镇政府签订30年合作协议,按年均租赁费用30万元支付给镇合作联社。
生产激励联结。每新植1亩花椒公司奖励合作社15元、1000亩奖励1.5万元、2000亩以上奖励3万元,公司每收购1吨花椒奖励镇合作联社500元。
种苗风险联结。按照种苗市场价,镇产业发展资金垫支500元,农户自付360元,垫支资金从农户收益中逐年收回。
共同询价联结。在公司确定每公斤8元最低收购保护价的基础上,公司、镇合作联社、农民代表均可向市场询价后,三方共同确定收购建议价格,报经镇政府核实同意后确定实际收购价格。
“依托‘五个联结’,通过土地流转、价格兜底、技术帮扶等方式发动农户发展藤椒种植。今年藤椒首次收购,在收购过程当中,我们的保底价格是每公斤13元,外面的花椒行情价是每公斤10元。要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在种植藤椒上增强信心,为下一步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小勐统镇副镇长夏大超介绍。
目前,小勐统镇已完成藤椒种植4500亩,11个行政村、421户农户参与种植,带动脱贫户83户。发展藤椒产业预计可实现产值1800万元,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藤椒模式”的推行,助推小勐统镇各类产业基地建设8个,流转土地3.2万亩,转移就业劳动力1.7万人次。同时依托企业孵育“雏雁”,培育本土创业青年48人,实现产值1191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超过600万元。
短评
永德县小勐统镇石漠化总面积超过9万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如何走出困境、闯出新路?当地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优质企业“筑巢安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把荒山变成了“金山”。
小勐统镇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深入一线抓落实、建示范提品质,走出了一条石漠化治理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山区产业发展之路。
为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小勐统镇还需要借助优秀企业的“朋友圈”,依托藤椒产业带动健康养生基地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构筑产业建设新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基层说
小勐统镇垭口村藤椒种植农户李少伟
我们家的地石头多,以前种过烤烟、玉米、旱谷都不行,根本长不起来,都变成荒地了。听村小组长说,藤椒就是种在石头旮旯地里也会长得好。藤椒示范基地离我家不远,我就去参观了一下,看到他们的地还没有我的好,但是藤椒长得很好,我心里也就有底了。现在,我家种了8亩多,明年就可以采摘了。
小勐统镇小勐统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段从德
镇上工作组来作宣传动员的时候,我看他们对藤椒产业的调研比较充分,公司厂房也建起来了,农户种植藤椒还能获得技术指导,就主动报名种了20多亩,现在长势很好。作为村干部,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就是要先行先试,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能让群众有信心、有行动、有收益。
小勐统镇垭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子龙
为增强群众发展藤椒产业的信心,我们采取沪滇合作项目扶一点、挂钩帮扶部门帮一点、驻村工作经费挤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修通了24公里的产业路。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分片包干到组、到户开展动员工作,到田间地头提供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栽种、管护、采收、交售各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两年来,我们垭口村已推广种植藤椒1260亩。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春林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测评每天护肤一小步变美就更进一步啦,因为对于好肌肤,我们不管是化妆还是素颜都会显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亲自测评护肤品--郑
2022-10-29 14:1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申家鑫通讯员刘亚楠报道中国民航将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执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山东省机
2022-10-29 07:49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杜虹晓毕胜济南报道近日,济南市市中区民警在巡逻时发现,辖区内多处隔离护栏陆续失踪。据统计,丢失护栏50余节,共计约1
2022-10-29 07:45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海振济南报道10月28日,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在东关街道万科海晏门小区举办“金秋十月迎硕果垃圾分类见行动”——“党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东省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山东全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大众日报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其中青岛2例,均系重点人员筛查检出;滨州1例,系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增本土无症状感
2022-10-29 07:36
门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动物?门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从释义来看形容非常热闹,而12生肖中最喜欢热闹的生肖是马,再加上有成语成
2022-10-28 22:49
虾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吗?虾仁蒸蛋需要把虾先煮熟吗?不小心吃了生虾仁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网传虾皮蒸蛋吃了人会出现上吐下泻、肌肤瘙痒红
2022-10-28 22:47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邢晨通讯员吕尚伟烟台报道养老服务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扰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重点和堵点问题,为了
2022-10-28 18:36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邢晨通讯员吕尚伟烟台报道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烟台市莱山区出台了《莱山
2022-10-28 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