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社会 > 正文

播报:禄劝县“6233”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时间:2022-08-09 15:33:19    来源:云南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禄劝县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积极落实“6233”工作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明确6种模式,实现扩源增收。制定《禄劝县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施方案》,坚持分类施策,立足资源禀赋和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资源利用型、资产经营型、物业租赁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混合经营型6类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和丰富村级集体经营实现形式,有效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建立2项制度,实现精准指导。一是按照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的工作要求,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挂包制度,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分三个片区挂包全县17个乡镇(街道)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定期到项目点实地指导,研究推动工作。二是建立以县乡农业科技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致富能手等为主体的专家联系指导制度,为每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选派联系指导员,加强日常联系指导。

培育3类主体,激活发展活力。培强管理主体。建立分类培训体系,以“农民业校”“万名党员进党校”为抓手,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作为村组干部必训内容,定期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开展“擂台比武”,增强村组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使村级班子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主体和核心力量。培育经营主体。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培育相对独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地承担好、组织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引进能人。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退休职工积极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培养本地的新人、引进外地的能人、联络成功的名人等方式,将讲奉献、有能力、会经营、懂管理的人引进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来,创新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全县村“两委”成员中,致富能手759人、回乡创业大学生94人、退役军人92人。

健全3个机制,实现制度管人。健全创收奖励机制。实施经营管理成效与经营者收入挂钩,实行“经营管理报酬+奖励”的报酬制度,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五个先锋”常态化考核项目,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健全“三资”管理机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完善“村财乡管”、会计委托代理、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定期审计等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强化集体经济全面管理。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监督机制,强化村“两委”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项目经营管理的领导,实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审计,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监事会作用,加强对村“两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集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督。

2016年以来,禄劝县累计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0个,覆盖152个村(社区),项目扶持率达80%,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截至2021年底,190个村(社区)共储备集体经济项目480个,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1.83万元。

云南网通讯员游俊翔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