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社会 > 正文

天天快资讯丨云南双柏:绿色产业高颜值 生态富民土生金

时间:2022-07-18 20:27:49    来源:云南网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山区地形特点和立体气候条件,汇聚绿色产业,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培育大户,龙头带动”的方针,着力培育绿色富民产业,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项目驱动、龙头带动等措施,倾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地,让群众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镇域经济步入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发展新境界。


【资料图】

人参果受青睐,绿色产业利万家

今年3月,一场“云上采摘”打响了妥甸马龙人参果品牌,2000多亩人参果用香甜爽口、清润多汁的口感犒赏着人们的味蕾,妥甸马龙河人参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绵延妥甸境内28.6公里的马龙河流域,流域面积达99.43平方公里,涉及中山、马龙、马脚塘、羊桥4个村(居)委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无霜、光照充足,是妥甸水利资源好、热量丰富、光照充足的农业生产区域,也是妥甸发展热区特色农业的理想基地。干热的河谷犹如天然大温室,马龙河果蔬一年四季不断。

妥甸镇坚持规划先行,夯实发展基础,厚植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结合马龙河沿河各村(社区)的气候、生态、水土等条件,按照“一村一主导、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目标,目前,马龙、羊桥、马脚塘发展反季人参果种植2000多亩,实现产值3500万元,群众在尝试人参果种植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生态牛羊满坡跑,田园牧歌画中来

马龙河附近的高山草场,一群群牛羊悠闲地觅食,蓝天白云,青青牧场,田园牧歌般的静美。

荒山荒坡多,形成养殖滇中黄牛、黑山羊有利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得益于乡村振兴计划,妥甸镇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建成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2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家庭牧场共136个,牛羊产业成为妥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沙坝附近,一大片像甘蔗模样的巨菌草迎风摇曳,婀娜多姿。当地肉牛养殖基地试种的巨菌草,种植面积达百亩。

“我们公司常年存栏肉牛150头、饲草饲料供应量大巨菌草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管理轻松。去年我们在小窖田和羊桥沙坝两个片区共种植130亩,目前长势良好,每年可刈割七八次,亩产鲜草15--20吨,牛羊非常喜欢吃”。当地养殖场负责人说。

“草定畜、畜带草”,养殖公司与妥甸镇政府开展紧密合作,共种植1500余亩皇竹草、黑麦草、青贮玉米等高效高产的饲草。草—牛—肥—草不断循环,荒坡荒地变草海,绿了青山、美了生态、肥了牛儿、富了人家。

2021年,妥甸镇滇中黄牛产业实现存栏11526头、出栏4072头,种、养、加、销综合产值达2946.3万元,辐射带动养殖户1139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魔芋释放“大魔力”,唱响山林致富经

“我每年都会来这里报名种植魔芋,这个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离家也比较近,而且一天还能得到100元的收入。”家住在妥甸镇桂花井村的苏贤富一边正在播种魔芋一边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妥甸镇为做好产业振兴这篇大文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越、早晚温差大、病虫害发生率低等优点,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发展魔芋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群众收入,还为当地老百姓打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妥甸镇发展魔芋种植4200亩,带动周边农民就业160人,预计助农增收3000多万元。

人参果、魔芋、滇中黄牛等都只是妥甸镇发展绿色产业的一个缩影。妥甸镇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继续按照“强基础、培产业、畅流通、美城镇、重民生、活旅游、兴乡村、优治理、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紧扣“生态牌”,念好“山水经”,树立全域“大景区”理念,推动特色产业基地“景区化”,用“绿量”吸引“流量”,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绘就妥甸秀美画卷。

云南网通讯员王立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