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壹度|唐朝就有的金线油塔,丝丝缠绕家乡味

时间:2022-03-25 22:17:26    来源:腾讯网    

人 文 / 自 然 / 生 活

银 川 晚 报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台 |第1073期

金线油塔。

“这陕西小吃就是有一种魔力:吃一口就停不下来!”“油塔好吃,可不能贪嘴哟!”说起自己的这道拿手菜,62岁的银川市民马自珍很是得意,“别人想吃得去餐馆,我家想吃啥时候都可以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道菜?何为金线,何为油塔?一起来看看吧!

街头被围住的小贩

62岁的马自珍祖籍西安,从小随父母来宁夏,如今这里早已是她心中的第二故乡。但人走得再远,家乡的味道却是深藏在记忆中。比如这金线油塔,就是马自珍不舍的家乡美味。

“不能多吃,是因为它虽然吃起来不油腻,但和面的时候是加了很多油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蒸熟后稍微一抖就能变成千丝万缕的面丝了。”马自珍说着,已经开始和面了,在她的手下,只是和面、擀面、刷油、切面、拉丝、盘丝这几个步骤,一盘油塔就做好了。“再擀上两张面皮,一张铺底下,上面铺好油塔,再把另一张盖在摆好的油塔上,这样不会遇水,吃起来油油软软的,又很有嚼头。”

马自珍回忆说,小时候,在西安街头就有小贩卖金线油塔的,有的会沿街而走,常引得孩子围起来嚷着要吃,有大人带着来的孩子,耐不住软磨硬泡,便会买上一个。用油纸包一个,上面淋上些醋汁,咬一口吃下肚,很容易就获得大大的满足。“更多的是在街边小店里,要是谁家做得好,会排很长的队。”

油塔的故事

不过相较于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乃至胡辣汤而言,金线油塔的名气明显不足,许多在西安待了好几年的朋友,甚至都没吃过也没有听说过。

但事实上,无论是它的历史还是口味,都绝不输其他美食。据《清异录》记载,在唐穆宗年间,宰相段文昌家中有一位被称为“膳祖”的老仆人,她最擅长制造“油塌”。在40多年里,她将这个厨艺传授给100多位女仆,但只有一位真正掌握了“油塌”的制造要领,可见其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关于金线油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唐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张衡的人,他在朝为官因表现不错,皇帝武则天准备将他的官职由四品升为三品,可是有一次,他在前去上朝的路上,经过市井时闻到了一股油香的味道,他下马一看,原来是刚出笼的“油塌”。他便买了一个,坐在马背上吃了起来。这事被御史发现了,禀告了武则天,最后武则天因他在上朝的路上骑在马背上吃“油塌”,毁坏了“官象”,而将其罢官。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足以看出“油塌”的吸引力之大,已经到了“闻香下马”的程度。

挑一口“金线”尝尝

“传说再多,都抵不过自己吃上一口!”马自珍说话间,已经把做好的油塔摆上蒸笼了。在等待的过程中,她麻利地开始准备蘸汁。只见她在干净的碗里放入蒜泥、花椒粉和辣椒面,等炒锅放油加热至八成热时,将热油泼在辣椒面上,“兹拉”一声,香气四溢。泼好油的碗里再加入醋、生抽、盐搅拌均匀,一份鲜美香辣的蘸汁就做好了。

将油塔摆入蒸锅中。

“你试试看。”接过马自珍手中的筷子,挑起蒸好的油塔,随着筷子的轻微颤动,油塔逐渐松动,一个个散开成了粗细不匀的面丝,携带着调味料的香气,果然是“金丝缕缕”,让人忍不住想送入口中尝尝看。挑上一根“金线”,果然是温软油润,略带嚼劲,再来一口沾了蘸汁的,又是另有滋味。

马自珍自己也吃了起来,她提醒说,做金丝面团,要想有油塔的造型,和面很重要。面团以软为宜,但不能太软,否则立型不稳;其次在抹油时,要均匀,这样在蒸熟后才能成丝;等绕盘面丝时手上力道要轻缓而用力,不能绕得太使劲弄断了,这样也没有油塔的造型美,更抖不出细细长长的“金线”了。马自珍说,这最后一抖也有要注意的地方,用力要适宜,抖蓬松了就行,不能太使劲把面丝给抖落散碎了。“不说啦不说啦,趁热吃最香!”

金线油塔做法

准备250克面粉,将少许盐和130克水分三次加入来和面,注意第二次和第三次加水前要把面团先醒5分钟后再加水,最终和成一个面团;

和好的面用保鲜膜盖住再醒15分钟;

准备一小碗油,撒入五香粉、花椒粉和盐,调匀;

将醒好的面团擀薄,抹上拌好的油,从下向上卷成长条状,中间切成两半,盖上保鲜膜再醒一会,醒好后切成细面条大小;

用手把细面条拉扯开,将拉开的长面条缠绕成一个一个的塔状;

蒸锅开大火,底下放一张薄面片,上汽后放入盘好的油塔,油塔上再放一张薄面片,蒸25分钟左右;

蒸好以后,用筷子一挑就散,如金丝一般;

调好的汁子倒入金线,拌匀后,撒葱花即可食用。

文图|王敏

编辑|七楼 齐雨

值班主任|李振文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壹度文化】出品

用最易读的方式解读银川文化

文化深1° 视角多1° 情怀浓1°

深度剖析银川城市文化现象

独家记录银川文化情怀与故事

关键词: 金线油塔 千丝万缕 还有一个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