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宝博微课堂|周秦故事我来讲(二)—后稷教稼

时间:2022-03-14 17:47:24    来源:腾讯网    

疫尘不染

静待疫散

不负阳光不负散

愿我们都奔跑在阳光下

沐浴在春风里

加油!宝鸡

后稷教稼

弃是周族的始祖,善于种植庄稼,从小喜欢种植麻和豆类等农作物,他能分辨土质的好坏,根据肥沃土壤和地势选择种植五谷,而且他种的庄稼长势非常好,老百姓纷纷效仿果然粮食都增产了。

尧听说了,把弃请来封他为管理农业的官,号“后稷”。弃将种庄稼方法推广全国,果然大家都获得大丰收了。

舜时,弃参加了禹治理洪水的斗争。洪水退后,赤地千里,老百姓都没有粮食吃。为了解救受灾的老百姓,舜命令弃教老百姓种植百谷。弃多年参加治水,疲惫的身体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就又踏上了广大的田野,认真而辛苦地教老百姓种植谷、稻、高粱、豆子。

由于弃管理农业有功,被舜封在邰地(今陕西省武功县境),后稷对周族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周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人们尊他为农神。

后世把后稷作为农神供奉在庄严的社坛里,表示对他发展农业的尊敬与怀念。在《诗经·大雅·生民》这首诗里,周人的后世子孙歌唱他道: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后稷一生为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专研,教民稼穑,乐于奉献,使得当时的社会向前进了一大步,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后稷被人人尊崇为农神,大家为了纪念后稷在杨凌建立了教稼台,是怀念后稷为发展农业而辛苦劳动的象征,如今巍巍屹立在陕西武功县故城东门外,犹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农业史书。

编辑:滕晓华

责编:翟慧萍

审核:康军建

关键词: 诞后稷之穑 洪水退后 乐于奉献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