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3所驻青公办本科高校今年新招生6个专业 录取分数线在中上水平

时间:2022-09-05 10:44:44    来源:青岛日报    

紧跟“新产业” 驻青高校专业“上新”

3所驻青公办本科高校今年新招生6个专业,产学研合作成专业建设“标配”

近日,驻青高校纷纷迎来开学季,十余万名新生步入大学殿堂。这其中,有一部分新生成为学校新专业的首批“试水者”——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两个专业,青岛理工大学则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力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这些新专业大多紧扣新兴产业需求,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以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缺口。

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在中上水平

高校专业“上新”,往往成为学生报考的关注点。今年新专业的招录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据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在全国录取了30人,其中山东省录取人数最多,为6人,省内录取最高位次为20153位,最低位次为22180位。在学校招生的52个专业中,该专业录取平均分排名第22位。

山东科技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录取了69人,其中省内录取40人,按照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投档情况表,该专业在省内的投档最低位次为63673位。该校生物制药专业在全国录取了60人,其中省内录取48人,投档最低位次为77705位。两个专业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均处于该校所有专业的中上水平。

青岛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在省内招生60人,投档最低位次为66430位。该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省内招生44人,投档最低位次为70596位。两个专业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均居于该校所有专业的靠前位置。此外,该校工程力学在省内招生23人,投档最低位次为90912位,处于该校所有专业的中上水平。

整体来看,3所高校的新专业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均处于本校所有专业的中上水平或前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而从招生过程中家长对新专业的咨询情况来看,家长对新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比较看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储能科学工程系主任代鹏程告诉记者,之前有不少能源行业从业者打电话咨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情况,因为他们作为业内人士,深知储能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国内对储能领域人才的紧迫需求。

人才增速赶不上市场增速

新专业颇受青睐,源于新专业的设置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解决的正是相关领域人才缺口大的现实问题。

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像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普遍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问题,而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发电方式下电力系统供需匹配和波动性难题的关键。据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与快速的市场增长相矛盾的是巨大的人才缺口。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计划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完善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

据山东科技大学储能技术学院副院长于昊介绍,根据国内有关机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储能领域从业人员共计约17.07万人,预计2030年相关从业人员将达到67.61万人,也就是说,10年内需要培养50.54万人。目前,国内共有40所高校获批设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省内也仅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设置了该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再以生物制药专业为例,该专业听上去并不是很“新鲜”,但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博告诉记者,省内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缺口比较大,据估算每年需求1500-2000人,但省内只有10家左右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每年培养人才在1000人左右,其中又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者去南方就业,因此该专业人才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网络空间安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快速发展背景下,迎来了更多新挑战,相关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627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95亿元,同比增长17.9%,预计2022年我国网络安全服务规模将达到736亿元。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人才供给却并未保持同步增长。据统计,2021年,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人,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人。

与企业共建学院、实验室等

据了解,高校专业“上新”,往往体现了高校关注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相关产业的提前谋篇布局。同时,高校对上新的专业也大多有细致的建设规划。

代鹏程介绍,在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之前,工作人员赴全国各地调研了100家左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深入了解其对储能人才的需求及期望。经调研发现,这些企业对储能人才均有迫切需求,其中对人才需求量在50人以上的企业占20%以上。在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过程中,学校也注重结合企业需求,注重产学研合作。例如该专业所在的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就是由学校与山东能源集团共建的,在培养储能人才方面,双方将继续加大合作。代鹏程表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厚基础、重实践、强交叉”为建设原则,设立了电化学储能、氢能两个主要方向,培养适应国家能源结构转型重大战略需求,具备储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多学科综合知识,能够在新能源、电力、化工、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内从事与储能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教育教学、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山东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储能技术学院”,该学院联合山东省能源局、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多位一体的协同支持机制,各方在政策、经费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保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治理结构等方面共建共管、高度融合。该校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电化学电池、新能源综合利用、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专业相关领域,从事储能及其交叉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试验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除此以外,山东科技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与华大基因、蔚蓝生物、青能所等多家企业和院所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青岛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与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实验室,未来双方还有望共建产业学院,让人才培养紧密贴合产业需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关键词: 驻青公办本科高校 新招生专业 录取分数线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