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刘备汉中大胜曹操后为什么不继续进占长安继而进占整个关中?

时间:2022-04-10 05:44:58    来源:腾讯网    

很奇怪!刘备已经赢得了汉中大战,他生平唯一一次赢了死敌曹操,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时候的刘备不是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陇右养马地,要是再加上上庸刘封和荆州关羽一起出动的话,没准还能拿下长安,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呢!

其实早在刘备把张飞放置在阆中,而把魏延提拔为汉中太守开始,刘备的集团方针已经开始转为全面防御了。当初刘备在任命魏延镇守汉中时问他:“若敌军前来怎么办?”,魏延回答:“若曹操亲自前来,请为主公拒之,若偏将率大军前来,请为主公吞之”。

魏延的话气势是足了,在场的人听到后是“壮其言”,连张飞也不得不服了。可有一件事,刘备没问,魏延也没说,那就是对于出师进攻曹操的情况,魏延又有什么意见呢?如果刘备在拿下汉中后有继续前进的意思,那坐镇汉中的人,要么是张飞、要么是马超,而不会是魏延。刘备的话恰好证明了他已经不愿再继续前进(至少不是在现在),而是要回去益州“颐养天年”了。

刘备为什么转变态势,变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御呢?其实这和当时三足鼎立的局势是分不开的

作为这桩疑案的主角,我们不说刘备,必须先说曹操。当年他从汉中退出的时候,根本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是丢盔卸甲、损兵折将,连门牙都掉了两颗。按照《三国志.武帝纪》的说法是:

三月,(魏)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曹操的传是《三国志》中记载最详细的了,陈寿用重墨描述里面的每一场战事,就连曹操刚出场败于董卓部将徐荣之手时,都有一大段描写:

(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一场小战都值得陈寿不吝笔墨,何况是汉中大战这样完全可以媲美三大战的战役,不论输赢,曹操如果真的有军事行动的话,就一定逃不过陈寿手里的笔。从这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曹操从三月底四月初来到汉中,由于看到刘备已经把守了各处险要,大军无法前进,无奈之下只好退出了汉中,这期间,刘备根本就没和曹操打过仗,也就是说,曹操集团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此外,曹操虽然退出了汉中,但他毕竟打了一辈子仗,对于刘备乘胜追击的可能性也做了防备,他以曹彰、杜袭镇守长安,张郃、郭淮镇守陈仓。长安是有名的大城市,城高河深,凭蜀汉那点家底还拿不下来,还有陈仓有多难攻,这个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展示。

何况曹彰在前不久刚打完北方鲜卑军团,降服了鲜卑贵族轲比能,“时鲜卑大人柯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能让拥有数万军队的轲比能一见就怕,曹彰的军队数量肯定有一点的规模,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军队,极有可能是号称“天下精锐”的曹魏虎豹骑。后面曹操让曹彰赶来汉中和刘封决战,走到半路因为曹操退出汉中,曹彰就被留守在了长安。

曹操在汉中的损失不像在赤壁那么大,最多就是死了一个夏侯渊以及原本留给他的汉中军队,陇右、长安以及曹操御驾亲征的大军可以说是毫发无损。所以刘备虽然拿下汉中,可他如果要入侵陇右的话,那他要面对的就是完整无缺的张郃大军,还有刚打胜仗、士气正旺的曹彰军团。以刘备刚打完汉中之战,元气未复的情况来看,最后也只是提前演示一次诸葛亮北伐失利的结局而已,这一点刘备清楚、诸葛亮明白,益州自然不会贸然出兵了。

而且刘备此时也和孙权闹得很不开心,“闪婚”(孙刘联盟)之后的矛盾越来越多。早在刘备得到蜀地的时候,孙权就派人强取荆南,刘备当年还特意率军五万赶来荆州支援关羽,孙权的军队也陆续聚集在了益阳,双方弓上弦、刀出鞘,都快开打了,要不是曹操这个“第三者”插足,夷陵之战就得提前打响了。

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

对刘备来说,此时最大的对手不是曹操,反而是“盟友”孙权,比起远在北方的曹操,近在咫尺的孙权才是刘备的心腹大患。所以刘备在得到汉中后,就算曹操没有布置重兵在长安——陇右,刘备也不敢乘胜追击了,而是赶紧回去益州安稳人心,以防孙权再来一次强取荆州的戏码。毕竟江东虽然打仗不行,无奈人家攻心战做得好啊,交州、荆南都轻而易举就拿下了,更别说一个历经战火、人心不稳的益州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关键词: 乘胜追击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