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胡乔木:我所认识的田家英

时间:2022-04-05 05:53:06    来源:《胡乔木文集》,胡乔木著。    

引言

出生于1912年的胡乔木,比田家英大了刚好十岁,当年两人在延安的时候,同在研究室工作,一直共事了十几年。

“田家英”是笔名,他的本名叫做曾正昌;同样,“胡乔木”也是个笔名,他的本名是胡鼎新。

从胡乔木的角度,我用一篇文章简单的为大家描述一个不一样的田家英。

两人的相识

出生于四川双流的田家英,是一个很独立自主的人,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就靠着卖文赚钱,做到了经济独立。

后来他自修完小学的所有课程后,顺利考取了成都的县立一中。

本来呢,他的理想就是憧憬走一条文学的道路,不过受到当时时局的影响,在抗日救亡浪潮的影响下,15岁的田家英也加入了进步青年的组织中。

在田家英看来,延安就是他心中的圣地,于是,在初中还没读完的时候(那时候他才16岁),就跟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远赴延安。

我们相识时,他在研究室......延安地方小,散步时很容易被熟人介绍。一九四一年,我调到了杨家岭,见面的机会更多了。

——来源:《胡乔木文集》,胡乔木著。

胡乔木被调到杨家岭才过了一年,原来的宣传部的部长生病了,就让胡乔木暂时代替他的工作。

胡乔木很是欣赏田家英在文字上的才华,等他暂代部长职位的时候,也就顺势他田家英推荐去了中宣部。

也就是从此开始,两人的接触变得越发的紧密。

针尖对麦芒(1)

1948年,伟人到西柏坡之后,工作变得异常的繁忙,原本的秘书也显得有些吃力,增加秘书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胡乔木就推荐了田家英。

彼时的田家英被派往东北,从事着工业方面的调查研究;当时对那些新解放的城市,都派了相应的干部过去,从事工业方面的调查管理工作。

在胡乔木的推荐之下,田家英成了伟人的秘书。

从1950年开始,家英就开始参与领导著作的编辑、注释和核定方面的工作,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1953年;这三年期间,他的主要工作也是专注于此。

不过,让田家英想不到的是,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居然会意外地得罪了陈伯达。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田家英对毛选一至三卷,原来的注释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而陈伯达恰好就是这原来的注释者。

陈伯达放出话来:

说谁提出修改意见谁就是反对他陈伯达。

——来源:《胡乔木文集》

而对于这个争论风波,胡乔木是这么说的:

我既听见过陈的胡说,又听见过家英井井有条的说理。但是由于陈当时大权在握,无可奈何。

——来源:《胡乔木文集》

而陈之所以为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来是他本就是“一言堂”的办事风格,二来是当时领导并没有让他参与第四卷著作的编辑。

对没能参与领导著作第四卷编辑的工作,这让陈对田家英耿耿于怀,因此,当时他很难得的发火,其实也是在借机发泄心中的不满。

针尖对麦芒(2)

田家英的性格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文人性格,他嫉恶如仇、看不起那些整日蝇营狗苟的人,他是一个安天立命,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个知识分子。

因此,对于陈伯达、关锋、戚本禹以及“江、康”等人,田家英是十分的厌恶。

特别是对于陈长期的专横,搞“一言堂”的风格,他更是痛恨不已。

1953年的年底,领导让陈伯达、田家英和胡乔木三人去杭州起草宪法。

本来在这之前,陈伯达已经先写好了初稿,这次听说田家英和胡乔木也要参与起来,改动他的稿子,心里已然是有了不满。

到杭州后,陈告诉家英,他要住在北山高处,表示不负任何责任。

第一次开会讨论,他又对家英发火,认为任何人非经他的许可,不得在领导面前议论原稿.....家英对陈的褶皱专横行为非常愤慨,却无法反抗。

——来源:《胡乔木文集》

此次会议之后,往后的每次会议之前,田家英就不得不先向陈做一次汇报。

这种“一言堂”的办事风格,让田家英心里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

悲剧结尾

1965年11月,上海的《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姚文元的这篇文章是在捕风捉影,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眼人打眼一瞧,就知道其中的猫腻。

田家英这种正直的文人,对这种捕风捉影的文章心里很是厌恶。

1966年的年初,伟人找来田家英、关锋、艾思奇等人谈话,这是一次不正式的谈话会议。

这次谈话的内容,主要是想让这几个笔杆子写写马列著作的序文。在谈话的过程中,几个人聊得也是海阔天空,领导也谈到了姚文元的那篇文章,当时负责整理这次谈话会议记录的是艾思奇和关锋。

会议结束后,田家英就让艾思奇和关锋整理一下会议记录,整理完毕后给他看看。

由于关锋是出了名的“快笔头”,因此,艾思奇主动找到关锋,把自己整理的那份会议记录交给他,由他来统筹整理两人的会议记录。

关锋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领导说的话原原本本的整理完后,交给了田家英。

田家英之前就对那篇捕风捉影的文章深恶痛绝,再加上这次谈话内容当中,谈及姚文元文章的内容也不是会议的主题内容。于是,他就把这一段内容给删除了。

谈话的情况,家英曾详细的告诉过我,当时我们十分不安。

——来源:《胡乔木文集》

胡乔木他们表示不安,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田家英正直的性格,和“江、陈、康”他们那些人,是针尖对麦芒,一个不留意就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让自己很被动。

果然,事后关锋得知田家英删除领导谈话内容后,就把这事告诉给了陈伯达。

在“江、陈”的授意下,“王关戚”一伙开始对田家英进行了攻击。指责他私自篡改领导著作,这在当时是十分严重的罪行。

由此,也导致了家英最后的人生悲剧。

关键词: 会议记录 捕风捉影 针尖对麦芒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