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中国十七冶:“大白”背后的十七冶志愿团队

时间:2022-03-18 17:16:15    来源:中安在线    

面对新冠疫情的再次袭来,自3月14日以来,马鞍山整座城市节奏忽然慢了下来。中国十七冶集团马鞍山、当涂和博望区的多个项目员工迅速行动,成立志愿服务队,驰援抗疫前线,积极响应政府和社区要求,对各小区进行封闭隔离并开展相关防疫工作。

3月15日下午3点,马鞍山老旧改项目部接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通知,因发现雨田村、珍珠园小区有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需要对两小区进行封闭围挡施工。项目团队迅速组织一支67人的支援团队,紧急采购物资火速奔赴现场,现场选址、确定施工方案,争分夺秒,一刻不停息,展开了一场与病毒赛跑的争夺战,在夜间10点前完成260余米长的铁栅栏,有效阻断了人员的无序流动,为病毒的传播起到阻断作用。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志愿者正在安装隔离带

3月16日,马鞍山发布通告,全市所有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在接到建设隔离带任务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体职工第一时间行动,迅速到岗就位,听从指挥,开展工作,对小区进行封闭围挡施工。接到任务仅10分钟,项目经理王庆垒迅速与政府、社区积极对接,将防疫方针政策向100多名自愿“参战”志愿者传达。晚上5点,志愿者们便已快速响应分布到各个作业点位,开始隔离带设置施工。

项目党支部书记的老江负责指挥施工材料用车的调度,由于点多面广,部分小区道路窄,各区域同步开展围挡施工,致使协调工作难度增大,过程中出现了材料断档、人员紧缺现象,这让老江如坐针毡。老江的心中着急,挨个给十七冶周边在建的项目部打电话:“我们正在封闭作业,涉及区域太广,材料紧缺,能否协助我们完成小区封闭工作?”各项目紧急协调配合,车辆、器械、彩钢板和人员等迅速到位。

看到“大白”们早已疲惫,志愿者团队们纷纷主动提出值守下半夜。就这样时间来到凌晨一点半,天气突然电闪雷鸣,开始下起小雨。志愿者们前往施工现场时走的匆忙,都没有携带雨衣,为了不耽误作业时间,依旧冒雨前行。项目总工吕旭看到后,蹬上小三轮返回项目部,搜刮一番找到了一些保暖衣物,拿到施工现场后,老同志们不愿意穿上要让给年轻人,年轻人却还都仗着身体健硕要让给更有需要的人,就这样传来传去,最后这些为数不多的保暖衣物来到了女志愿者们的身上。

负责后勤工作的小张,看到忙碌的志愿团队始终停不下脚步,心里很不是滋味。顾不得家里老人孩子的晚饭,匆匆前往超市中买了些许矿泉水与面包泡面,骑上小电驴往返于各个隔离带作业点,将一份份简易的“爱心晚餐”送到了每名志愿者手中。“各位志愿者同志们,夜间天凉,记得做好防护,注意保暖,都来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一遍又一遍,一声又一声,小张的声音在淅沥小雨中显得格外温暖。气温骤降的凌晨,志愿者们吃上了热腾腾的晚饭,干劲也更加十足。

为了更好配合社区工作进行防疫防控各项工作,在社区排起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时,志愿者们还充当起疫情宣讲员、交通指挥员,有序引导居民排队、出入进出口。“我们不给‘大白’添麻烦”,这是志愿者们在现场一线作出的承诺。

直面防疫一线,每个人的内心都五味杂陈,有对家人身心健康的担心,还有面对众多小区群众恐慌疑问带来的踌躇。志愿者队伍中的老同志们以长辈的身份安抚年轻同志,指导现场施工人员高效严谨完成隔离带搭设作业,引导现场施工安全秩序。年轻员工们也不甘示弱,与政府、社区保持沟通,不仅在现场积极巡查,查漏补缺,还当起了社区居民的配送员,为社区大爷大妈买生活用品。现场的每个人都扛起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以最快速度完成对封控区及管控区的封闭作业,共同创造十七冶速度。历经11个小时,项目团队完成了平山新村、师苑新村、鹊桥小区、大北庄、八一大院、八三大院、双岗新村等12个小区的封闭作业,搭设隔离带1500多米,完美的移交给第二天的防疫工作人员。

博望区项目志愿者正在道路上安装隔离带

3月16日下午,十七冶“宁博一体化”项目部收到博望区政府通知,希望项目能协助区政府,为当地防疫监测站点修建援交通护栏及减速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项目部迅速抽调人员组建“抗疫先锋队”,火速赶往现场进行修建。“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让家里的车全部出动!”为提高效率,项目部调动全部车辆驶往防疫站点,护栏、减速带、施工工具,每辆车都塞得满满当当。在一下午的连续奋战下,项目部顺利完成了防疫站点的护栏及减速带安装工作,对当地政府强化来往人员及车辆管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修建结束,天色渐浓。“你们这里没有准备照明灯具吗?”“没有呢,这个站点刚刚建起来,还没来得及配套。”看着防疫工作者用着简易台灯和手电筒辛苦地在黑夜里值守,十七冶的志愿者们决定“顺手”为防疫站点添置一些照明灯具。16日的夜晚温度骤降,顶着凛冽的寒风,小伙子们一寸一寸地将电线嵌装到减速带下,最终为防疫站点点亮了盏盏明灯,不仅照亮着道路,同样也温暖着人心。

反光背心下的衣服早已湿透,口罩下的鼻梁已有条条印痕。凌晨4点的马鞍山,一群疲惫不堪的中冶蓝身影,在这座按下“慢放键”的城市显得格外突出,他们用十七冶力量筑起社区防疫长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也让社会看到了十七冶人的战“疫”决心。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