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一号工程”的“一号行动”

时间:2022-03-09 11:22:43    来源:滁州日报    

没有“双招双引”的紧抓不放,就没有当前滁州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

放眼全市各大园区,“招大引强”是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环,“人才引育”则是持续发展的活水良田。项目工地上的争分夺秒快建设,工厂车间里的紧张忙碌大发展,高校院所里的订单培养育人才,无一不是滁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02个、新开工416个、新投产312个,其中新签约一批百亿元项目10个,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新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62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项目21个,为企业招工招才超7万人。今年2月8日,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动员大会召开,16个招商引资项目、9个招才引智项目在大会上集中签约,其中16个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同日全市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60亿元……

近年来,滁州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抓手,持续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一大批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的落地落户,为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今年是全市“双招双引”质量突破年,“争先创优”的主旋律已经唱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5688”奋斗目标和“五五”愿景,奋力谱写大抓招商、大上项目、才聚皖东、智汇滁州的生动画卷。

创新手法打法步法 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

历时仅仅47天,就完成了从项目洽谈到正式签约的全过程,总投资100亿元的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滁州,开创了捷威动力对外投资项目签约最快的纪录。“滁州优越的区位和营商环境,市县和开发园区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和顶格推进,给了我们投资的信心和底气。”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普表示,将积极向业界好友推介滁州,努力让更多的企业在这片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上投资兴业、扎根发展、共创未来。

有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才有我市招商引资的如火如荼——

2021年12月9日,“牵手闽商 亭城有约”滁州(福建)投资环境推介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市委书记许继伟出席推介会并向广大福建客商们发出诚挚邀约。除了举办推介会等活动,坚持顶格攻坚也十分必要。

据统计,去年全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市级领导共外出高位推进100余批次,在滁接待客商300余批次,全年接洽企业1500多家;各县(市、区)和市直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招商共计855天,拜访企业945家。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把手”高频出征、高频协调,八大产业链协同推进、兵团作战,县干招商小组全面出击、分兵突破的立体化、网格化的招商格局。

去年12月14至15日,2021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我市举行,大会期间,总投资超600亿元的8个光伏产业项目落户滁州,为我市光伏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增添了新动能。这是我市聚焦“产业链”招大引强,推动形成更大规模和效益产业集群的缩影。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战新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推深做实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招引龙头企业“建链强链”,招引关键环节企业“补链延链”,新引进大体量、高质量项目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21年共引进八大产业项目346个,占比68.9%,八大产业逐渐形成集聚、集群效应,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达到新的水平。

衡量招商引资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项目是否转化为有效投资、是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滁州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三看三比”,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便是看项目建设,比建设速度。2021年,全市新签约亿元项目转化率51.8%;新投产亿元项目312个,同比增长36.2%,东方日升新能源、福斯特胶膜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转化,形成新的增长点。

顶格谋划部署推进 人才工作形成新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滁州着力在聚才政策上精准发力、成才平台上精准布局、留才生态上精准服务,有力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壮大。在滁州深耕多年的国家级领军人才、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雍金贵深有体会,自我市“招才引智”政策实施以来,该公司先后引入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先后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和“省特支计划”,企业的“输血造血”功能得到极大增强。

去年9月9日,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正式挂牌,为加强滁州与上海、与长三角多领域特别是人才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去年12月29日,2021年“智汇滁州·创赢未来”国际英才大会在滁举办,并在上海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设立分会场,其中主会场上签约了12个高端人才项目,落地产业引导、科技创新等基金53亿元,签约揭榜挂帅项目近3500万元……现如今,滁州正在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育人才的“摇篮”、施展才华的“舞台”。

转型升级靠项目,创新驱动靠人才。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抓人才、抓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推进,市委书记许继伟亲自谋划部署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主动对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述职和“一会三清单”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各地各园区履职尽责的“大人才”工作格局。揭榜挂帅引才、“校企双聘”产学研合作模式分别写入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人才文件,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做法在全省作典型经验发言,探索出推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的“滁州路径”。

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才工作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必须将其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坚定不移走好产才融合、产才共兴的发展之路。

滁州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八大战新产业链强链补链,精准广聚人才,去年全市新引进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62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项目21个,为企业招工招才超7万人。同时抢抓发展机遇,加强与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合作,与上海杨浦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92家,实施大院大所合作项目121个;聚焦企业“卡脖子”难题,连续2年举办“揭榜挂帅”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区位资源优势,打响“智汇滁州”人才活动品牌;全年市县联动举办系列人才活动10多场,吸引境内外20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滁洽谈合作,实现了人才一体化合作互通互融。

服务用心用情用力 企业人才点赞“亭满意”

企业家来滁州投资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考验。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真正从企业家是自己人的立场出发,真心真情地为企业优化环境,让企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滁州的干部“能”、滁州的环境“优”、滁州的前景“好”。

2021年11月1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查批准通过了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在我市正式施行,这是我市首次从法治层面为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的有力保障,彰显了我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滁州新标识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滁州市深入开展“双对标”活动,以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为抓手,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等,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亭满意”营商环境。

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召开,提出了“一改两为五做到”的具体工作要求。按照全省“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和全市“遍访企业,助力纾困”活动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现场办公解决困难问题。市委书记许继伟在来安县开展现场办公活动强调,要体会企业之难理解企业不易,真心真情有求必应为企服务,对问题要及时交办、限时解决、跟踪督办,做到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在全椒县开展现场办公时强调,要多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让为企服务更加高效,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截至2月15日,13位市级负责同志累计开展现场办公12场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67个,已解决43个;66位县级负责同志累计开展现场办公78场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485个,已解决206个。此外,去年以来,通过创新举办企业家早餐会的形式,市委书记许继伟和其他分管领导同志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为企业家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在人才生态优化上,我市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人才服务千企大走访”,市县联动走访人才企业4000多家,协调解决人才诉求300多个;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进园入企解读政策,搭建人才住房奖补等政策网上申报系统,及时兑现人才扶持资金5800多万元,发放“乐创滁州”贷款2.3亿元;持续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分类认定系统,开发“亭城英才服务卡”,集成12项服务事项,推进“不见面”24小时不打烊服务,精准服务各类人才1万多人次。

忠诚尽职创新绩,奋勇争先开新局。滁州“奋进新征程、冲刺八十强”的决心和信心日益坚定,全市上下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干劲,全力掀起“双招双引”新攻势,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