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安庆20余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

时间:2022-02-23 11:54:07    来源:安庆新闻网    

去年以来,市民政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摸底排查困难群众,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机制,不断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目前,安庆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已汇聚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基础数据近100万条,20余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范围。

聚焦救急解难,筑牢“兜底防线”。“简”程序,将县级民政部门承担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三项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乡镇(街道)实施,2021年共受理群众救助申请11898例。“快”响应,打破户籍限制,实现三项救助县域内通办,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135人次。“高”标准,完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将乡镇(街道)临时救助的审批额度从低保标准的4倍提高至6倍。“全”覆盖,依托全市1573个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和3.85万个网格,通过线上及时比对、线下实地摸排,走访慰问1.06万户次。

聚焦精准高效,杜绝“返贫致困”。积极建设安庆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畅通皖事通、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救助申请渠道,逐步建立信息完整、分类分级、全市统一的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根据家庭支出骤增、收入锐减、人口变化等4个分级监测预警维度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跟进措施,及时预警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

聚焦困有众助,打造“温暖救助”。市民政部门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纳入年度预算,大力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2021年全市累计落实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资金1552万元,购买服务项目55个,配备工作人员348人。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志愿服务,在全省首创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激励机制,全市新设8家慈善冠名基金,筹集资金664.79万元,专项用于“一老一小”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刘中山)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