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聚力创新 增强发展动能

时间:2022-02-11 06:14:09    来源:安徽日报    

我省提出,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等多项具体行动。记者近日走访铜陵市各大工业企业,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深入抓好贯彻落实。

近日,记者在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公司看到,一卷卷薄如蝉翼、金灿灿的电子铜箔被慢慢卷起。员工正在利用新引进的CCD平面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对铜箔产品外观进行高精度检测。

“我们产出的铜箔,厚度约为普通A4纸的二十分之一。 ”该公司负责人贾金涛告诉记者,聚力科技创新,打造高精尖产品,企业实现了铜的价值成倍增长。

经海关总署批准,从2021年12月起,作为全国首个试点,铜陵有色启动优化自有境外矿山企业进口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 2021年12月8日,来自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的3.4万吨进口铜精矿采用该模式,由铜陵海关监管卸船。

“实施新的铜精矿进口通关模式,每批次在口岸通关时间缩短3天至5天,预计每年可减少船舶滞期、货损等费用1000万元以上。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商务部进口原料科科长叶青告诉记者。

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表示,近年来,企业通过改革创新发展壮大主业、培育新兴产业、优化技术经济指标,下一步他们将对标对表、拉高标杆,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打造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公司总经理秦兵告诉记者,通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企业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去年,该公司基于“智能制造+大数据”的智慧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项目,获评工信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我们将持续在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等方面发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秦兵表示。

“12英寸再生晶圆下线,能够助力国内晶圆摆脱长期主要依赖进口的窘境,对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位于铜陵市义安经开区的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顾雪龙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实现了12英寸再生晶圆量产。作为安徽省重点项目,该公司将积极响应“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部署,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更加注重不同应用领域半导体客户对晶圆再生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加速推进深度研发,努力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大尺寸晶圆再生领域自主可控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 动能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