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石关乡:茭白产业促群众增收

时间:2021-10-22 16:05:15    来源:安庆新闻网    

近年来,岳西县石关乡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茭白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山区种茭白 产出效益高

今年秋季,石关乡马畈村的1000多亩茭白又一次迎来丰收。大片茭白田层层叠叠,美不胜收。手里捧着刚采摘下来的茭白,村民们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马畈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说:“这里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茭白甜度高,俏得很呢!”刘伟说的茭白产业,还得从2004年说起。当初村里头引种茭白,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面积种植,得益于高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第一茬收上来的茭白长相好、口感佳,一送到市场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说服村民种植茭白,村干部没少花心思,挨家挨户给大家算经济账。“和一般农作物相比,茭白的亩均收入是一般农作物的6到10倍,按照一亩田2000棵算,一年下来毛收入就是4000元。”刘伟说

看到数字上的对比,村民们起初的顾虑被逐渐打消,不少村民动了心,从开始的观望,到后来的跟种,几年下来,仅马畈村的种植面积就有1000多亩,整个石关乡更是达到了12000亩,全乡95%以上的水田种上了茭白,种植的高山茭白“白、嫩、甜、脆”,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年产茭白1.3万吨,年产值过亿元,每亩茭白收入最低不低于4000元,最高可达万元。

修路促销售 拓宽新市场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当地的资源优势才能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石关乡加快补齐公路建设短板,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努力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如今,马畈村家家住上了“茭白楼”,户户开上了“茭白汽车”。从最初的弯弯泥巴路,到现在3.5米宽的进村水泥路,马畈村的水泥路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村里夏日凉爽的气候及成片绿油油的茭白田,吸引了众多游客进村游玩,村民还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屋办起了农家乐。

“农村道路的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也让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便利。我们优质的茭白也可以及时运输出去,远销各地大城市。”马畈村中屋组村民刘山水说,如今的石关高山茭白远近闻名,产品不仅走出了大山,还远销武汉、合肥、杭州、南昌等大城市。

合作促发展 增效又增收

在茭白产业发展中,石关乡先后涌出了一批种植大户和25个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茭白产业发展。

岳西县丰收种养专业合作社2012年6月成立,主要从事高山蔬菜种植、收购、贮藏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合作社2020年产茭白750吨,产值300万元,引进茭白新品种4个,示范推广茭田养鸭、病虫害生态防控等技术。通过“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架起了群众与销售市场的桥梁。

2013年,该乡成立岳西县绿茵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茭白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负责人王家旺介绍,合作社主要任务是收集、储存茭白秸秆,等到冬天农闲时,再请村民来做秸秆编织工作。合作社样品间里,有许多用茭白秸秆编织的草帘、草鞋、草圈等工艺品,琳琅满目。2018年该合作社共收购茭白秸秆1500吨,生产草帘、草圈等产品近30万件,产值达225万元。

经过多年的规模种植,目前,石关乡年产茭白稳定在1.3万吨左右,产值过亿元,形成了“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的万亩茭白产业。将茭白秸秆编织成工艺品出售,既解决了茭白秸秆处理难题,又促进了群众增收。(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余婷)


关键词: 石关乡 茭白 产业 群众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