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退役军人王敏的“四种人生”

时间:2021-10-14 01:47:23    来源:中安在线    

年轻时的王敏

工作时的王敏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军、从农、扶贫、做管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兴农供销集团公司副经理、安徽省农机装备应用产业技术体系埇桥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敏经历四次人生转折。他于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入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1995年12月退伍。

1995年,王敏退役后,被分配到埇桥区农机局任农机技术员。虽是“门外汉”,但王敏发扬军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钻研农业和农机知识。“农业技术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王敏说。

2012年,王敏被任命为埇桥区第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王敏带头探索的《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大豆)宽行距标准化种植技术》获埇桥区政府科技创新奖,该技术在全省推广,有效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的同时,在短短三年间年累计节本增效7419万元。同时他推广了冬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全区每年应用面积达240万亩,每年节约成本近9000万元。王敏一跃成为全国农机系统小有名气的农机农艺技术专家。

2017年9月,王敏毅然响应脱贫攻坚政策,出城下乡担任埇桥区大泽乡镇雪花村扶贫工作队专干。该村地处偏僻,经济较为落后。

王敏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带队伍。紧接着,他和工作队长跑资金、找项目,在多方努力之下,总投资约800万、全长12公里的村村通公路修建完工。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农产品的运输之路自此便捷。扶贫期间,王敏还常帮助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两年后,雪花村从原来27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77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4.5%,分别降至贫困户17户、贫困人口4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0.8%。2020年,全村所有贫困户最终顺利脱贫。

2020年6月,王敏在组织的安排下到区属国企工作。“企业做乡村振兴原先是在基金和资金上起到杠杆作用,经过调整,现在转变为做产业、做模式,逐步专业化、精细化,并延长产业链。”王敏把专业技术与实施乡村振兴相结合,负责在埇桥区夹沟镇湖疃村建设全程农事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冷库、综合服务中心、烘干塔建设,仓储及附属设施预计今年11月建成。该项目总投资为2051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企业自筹,1051万元为项目专项资金。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利润200万元左右。

王敏还利用夹沟镇的土壤优势,建立了400亩红薯产业发展基地,通过攻克种植技术难题,降本增效,每亩可实现增收七八百元。“我反复进行试验,把成功的种植技术教授给农民,并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引导土地托管思路,以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兴旺。”王敏介绍。

埇桥区兴农供销集团公司组织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光伏电站进行管理、维护,先后对14个偏僻电站、3个大电站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修复了围栏,完善了警示标牌、消防设备。目前,各电站运行正常,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输入“能量”。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农技术推广标兵”、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王敏用20多年的青春扎根基层。他用军人的担当和使命,坚守岗位,让退役军人的丰姿在让田埂上绽放。(记者 徐慧冬)

关键词: 退役 军人 王敏 四种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