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视频|92岁沂蒙老兵回忆冰雪长津湖

时间:2021-10-11 18:37:27    来源:临报融媒    

在费县城关街道办事处钟山村的一处农家小院,记者见到了已经92岁高龄的沂蒙老兵曹英怀,白内障让老人已经几乎没了视力。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思路清晰,当讲述起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经历时,曹英怀老人多次泣不成声。

曹英据曹英怀老人讲述,他是费县人,1946年参军入伍(时年只有17岁)。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1950年11月,他随部队(所在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6军)从上海赴朝作战,参加了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发生的长津湖战役。

“我们部队是第二批赴朝部队,第一批赴朝部队是夏天的时候去的,当时他们都穿的是单衣,我们那一批就每人发了一身棉袄棉裤,穿着棉衣去的,但那时候的南方部队和北方部队穿的棉衣不一样,南方暖和,穿的棉衣薄,北方部队发的棉衣厚一点。我们在上海发的棉衣就比较薄,在南方可以,但是在-40℃就太过单薄了。我记得接到出发命令后,我们部队从上海坐火车到东北,过了鸭绿江就到了朝鲜。”

曹英怀老人回忆,到达朝鲜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山上也是,分不清哪里是哪里。部队找了当地老百姓带路,因为敌人的飞机一直在天上轰炸,白天不敢行军,只能夜行,“行军8天我们部队直奔下碣隅里,这是美国王牌军队美军陆战一师的驻地,带的粮食在路上都吃完了,到了下碣隅里战场就开始挨饿,大家饿极了就抓把雪塞嘴里含着。”

对于长津湖战役,曹英怀老人最深刻的记忆是又冷又饿。“后勤补给有,但是上不来,美国飞机白天一直在来回飞着轰炸,车辆不敢跑,只能靠夜间装着防滑链往山上运,但是冰天雪地的,补给一时也运不上来。我们这些战士在雪山上又冷又饿,趴了4天4夜,当时的气温有-40℃,后来很多战士都在雪地里冻得起不来了,还有饿死冻死的,有的战友从战场上下来之后就把脚给截掉了,太可怜了……”提到当时战场上的惨烈,曹英怀老人泣不成声,“入朝之前我们全团集合起来在场地里进行抗美援朝的动员和宣誓,大家都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朝鲜进发,信心满满,决心一定要打个漂亮仗。没想到去了之后就面临着这么难的两个非战斗问题,一个就是-40℃,一个就是没有粮食吃。在这样的天气下打仗,我在国内还没有碰到过。长津湖战役是我整个从军经历当中最艰苦的一仗。”

深藏心中71年的人生遗憾:

“要是能把美军陆战一师全歼就好了”

曹英怀老人讲述,他趴守的战场叫做下碣隅里,所在部队接到的命令就是歼灭美军陆战一师,这是美国的王牌部队,参加过世界大战,战斗力和装备也很强。

“我们包围着美军陆战一师,目的就是要歼灭他们。在被我们包围了4天4夜后,美军撑不下去了,他们想要逃跑保命。可怜我们有些战士4天4夜没有吃也没有喝,在-40℃的严寒当中,在山上冻得爬不起来,只能趴在那瞪着眼看着敌人跑。有的想爬起来去追,但是已经没有力气了,有的战士能挣扎着站起来,但是晃晃悠悠走两步就又滑到了,再也起不来了……美军派了空军,还有大炮坦克掩护着,逃跑了。”曹英怀老人称,没能全歼美军陆战一师是他深藏心中多年的一个遗憾,“要是能把美军陆战一师全歼了就好了!”

难忘从军29年的军旅生涯:

“希望后生晚辈们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曹英怀老人介绍,他于1946年8月参军入伍,1975年10月转业。参军之后在鲁中四师11团,后来部队编到志愿军26军76师,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抗美援朝等战役和战斗。

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曹英怀老人认为意义重大。“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打出了我国国威和军威,震惊了世界,我们在国际上取得了威信,保卫了国家。虽然很多人付出了生命,还有很多人受了伤,但是经过这一仗之后,咱们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地位,为国家换回来平稳发展的几十年,很值得!希望现在的后生晚辈们能够继承我们老一辈的艰苦奋斗作风,一定要好好跟着共产党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关键词: 视频 92岁 沂蒙 老兵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