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合肥空天信息技术护航神舟“回家”

时间:2022-04-18 06:39:53    来源:合肥晚报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记者获悉,在此次返回任务中,来自合肥的空天信息技术架起了稳定的“天地信息高速公路”,成功护航神舟“回家”。同时,让亿万观众通过直播镜头看见了英雄回归的身姿。

直升机载卫星通信系统 将搜救画面传输至指挥中心

在此次返回任务中,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与位于合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直升机载卫星通信系统,成功护航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

“我们研制的直升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用于飞船着陆过程中的实时跟踪搜救,能将机载光电吊舱拍摄的高清搜救视频实时通过卫星从东风着陆场传输到北京指挥中心,让指挥中心人员可以实时观看到现场视频,掌握飞船返回和航天员状态。”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副院长周家喜告诉记者,由于返回舱的最终落点具体位置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东风着陆场现场有一支空中搜救队伍,会在返回舱落地过程中搜寻返回舱,确定具体位置,辅助地面队伍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降落现场迎接航天员。其中一台直升机上安装了这台卫星通信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相关机载光电吊舱拍摄的高清搜救视频能第一时间通过卫星从东风着陆场传输到北京指挥中心。

为做好此次任务保障工作,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技术人员戴世纪于今年2月底就已去往前方基地,开展一系列的测试、演习等工作。“我们研制的直升机载卫星通信系统工作稳定,传输速率高。”周家喜说,该终端设备此前已多次圆满完成我国相关航天任务的保障工作,包括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二号、嫦娥五号等任务。

央视直播“太空三人组”回家路

合肥企业提供卫星通信保障

“非常激动,非常自豪能够参与这次任务!直播全程卫星信号良好,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作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的现场保障人员,4月16日,合肥高新区科技企业若森智能技术工程师吴佳靖难掩激动。

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用了若森RUV-900型车载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进行移动通信保障,向大家全方位展现了三位航天英雄的回家之路。这也是国产车载相控阵卫星互联网终端首次承担同类直播任务,直播全程卫星信号良好,成功保障了相关直播任务。

3月下旬,吴佳靖和公司另一名技术工程师柴云枫就已来到前方基地,开展相关测试等前期准备工作。若森智能总经理桂万如告诉记者,由于飞船着陆点地处巴丹吉林沙漠戈壁腹地,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没有地面基站通信网络的覆盖。因此,灵活机动、覆盖完整、支持大带宽的卫星互联网通信,成为着陆场相关画面直播的首选通信手段。

通常,卫星通信终端的性能越高,体积质量也越大。而合肥这家企业研发的这款设备在保证了超宽覆盖范围、安全、稳定、高效的高性能上,更做到了轻量化、小型化。“我们的卫星互联网终端采用了相控阵技术,可以‘轻松车载’。而且能快速精准地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跟踪卫星,保障直播信号不中断。”

桂万如说,由于返回舱的最终落点具体位置存在不确定性,地面直播车队需根据最新落点预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降落现场迎接航天员。RUV-900能在高速机动的直播车辆和亚太6D通信卫星之间架起一座稳定的“天地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移动宽带卫星通信。因此,车载直播摄像头捕捉到的紧张行进画面便能够流畅地传输到观众面前。

记者获悉,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期间,若森智能的这台卫星互联网终端也装配上电力应急保障车辆,部署在张家口赛区冬奥会现场,确保了冬奥会相关电网通信的“万无一失”。“我们的相关设备还已成功服务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电力电网、油气石化、媒体直播等众多行业。”桂万如说。

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