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稳健医疗:国产替代进度显著 坚持“产品领先 卓越运营”战略

时间:2024-05-13 14:56:05    来源:今日热点网    


“坦白说,2023年对稳健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多变的一年。这个答卷我们自己感到不是很满意,但又确确实实是一个来之不易的答卷。”5月8日下午,稳健医疗董事长李建全在业绩说明会上说道。

2023年,稳健医疗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9.09亿元、1.82亿元,均较上年同期有不小回落。李建全所提到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2023年,宏观环境充满挑战,感染防护产品需求大幅下降,消费市场分层多变,都对稳健医疗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全产业链都面临寒冬的情况下,稳健医疗作为龙头如何穿越周期?连续几年回落的业绩何时触底反弹?在消费市场整体回升,消费分层、悦己与理性并存的趋势下,医疗、消费板块又将如何“双轮驱动”?在这场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的诸多问题,稳健医疗的高管悉数应招,做出真实的回答。

坚持“产品领先、卓越运营”的战略穿越周期

稳健医疗的主营业务由医用耗材和健康生活消费品组成,2023年医用耗材收入38.61亿元,同比下滑46.74%。占公司收入比重为47.18%,健康生活消费品收入42.63亿元,同比增长6.36%。

具体到产品上,去年感染防护产品需求从二季度开始大幅降低,叠加市场库存高企,低动销状态下该品类全年营收同比累计减少38.2亿元,同比下降80.7%。除此以外,常规医用耗材业务稳步发展。

李建全表示,2023 年感染防护产品全产业链面临库存过剩的难题,一方面,公司坚决高效地清理库存、处理设备,另一方面,为保障公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主动携手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消化库存,共谋出路、共担压力。全年来看,以上相关处理共计减少净利润约 2.5 亿元,接近去年公司净利润的一半。

“很多医疗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库存压力,但我们没有把库存转给我们的经销商、合作伙伴,特别是医院、药店。相反,我们大面积地帮助他们去处理库存,虽然在利润上带来非常大的减少,但我们赢得了所有合作伙伴的,包括医院和药店的信任和口碑,赢得了市场。”李建全自豪地说,去年公司的核心原则是始终坚持把合作伙伴的困难看作稳健自己的困难,如果不解决销售前端的障碍,后面的销售就几乎不可实现。所以公司投入了很多精力去库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规产品仍实现双位数增长,实属不易。

对于消费品板块,他也表示,消费谨慎、“理性”不等于低价,“理性”的核心应该是物超所值。正因如此,稳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产品领先,坚持全棉全品类发展,坚持折扣管控,坚持用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差异化的全棉产品。

李建全还说,面对当下理性消费的环境,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迎合短期趋势,而是用心、用行动为消费者创造出无比舒适、健康、环保的产品。稳健不会为了迎合性价比去降低产品质量来减少生产成本,也不会随便降价,“这样的事情,稳健坚决不做”。

国产替代进度显著

正如年报所示,剔除感染防护产品,常规医用耗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9.5 亿元,消费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2.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3% 和 6.4%,体现出了稳健医疗长期发展的韧性。

稳健医疗轮值CEO张燕表示,在过去三年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司全力保障防护物资供应,在为社会做出应尽贡献的同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高度提升,渠道建设进一步得到夯实。 在“产品领先、卓越运营”战略的驱动之下,包括手术包、薄膜敷贴、口鼻腔、失禁护理品类等多种核心单品销量增速同比均超过 35%。

此前,稳健医疗通过收购隆泰医疗、稳健平安、稳健桂林等标的,在高端伤口敷料、注射穿刺类耗材、乳胶手套、避孕套等领域增加产品线。但由于医疗耗材行业及市场行情发生变化,稳健平安与稳健桂林两家子公司去年业绩不及预期,共计形成商誉减值1.9亿元。

张燕透露,经过 2023 年一整年的深度赋能、资源整合,并购公司在业务协同与价值优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稳健平安全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园二期标杆项目,向精密制造、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工厂跨越,并成功引入海外战略合作客户,开展欧美高端输注产品和销售市场,努力实现海外与国内销售双轮驱动。

同时,稳健桂林收购拥有成本优势及 10 条手套生产线的稳健荆州手套工厂,加大自动化投入,持续提升成本竞争力,突破产能瓶颈,努力推动国内与海外市场份额的提升。 此外,稳健也通过扩大产品线,中标了部分省份联盟的集采项目。

“以前这些领域都是进口品牌为主导,这几年国产替代进度显著现在通过这类大规模的集采,我们入院进度提速了很多。”张燕还表示,作为医疗企业,稳健医疗不怕集采,多省联盟甚至国家的集采对行业龙头来说是利好,但低值耗材国采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虽然疫情中诞生了很多口罩等低值耗材生产企业,但随着行业准入门槛变高、需求总量下降,目前也只剩下几个头部企业在深耕,稳健的策略还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把产品做得更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