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制 > 正文

故意毁损人民币 当心摊上事

时间:2018-04-18 16:22:57    来源:检察日报    

自己的钱可不可以随便撕?孙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法律法规不是摆设,有钱也不能任性,故意毁损人民币犯法。

近日,安徽省阜阳市女子孙某使用赠券带孩子到商场儿童乐园游玩,因退票问题与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在工作人员退还20元现金后,不依不饶的孙某在警察面前当场把纸币撕烂。结果,孙某因毁损人民币被罚款1000元。

故意毁损人民币现象五花八门

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的,不只孙某一人。

今年1月,安徽省天长市两男子用烧百元大钞的方式来“斗富”,两人因故意损坏人民币受到警告和罚款1000元的处罚。

近年来,不断有故意毁损人民币事件被媒体曝光。经过梳理,记者发现,除了撕毁、烧毁之外,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可谓是五花八门。

有人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开学时节,一些学校在收取学生学费时,为了防止出现假钞,要求学生在上交的纸币上写上各自的名字;还有人将人民币当做临时便签,顺手拿出来记载联系人、电话号码、办事地点、火车汽车信息等。

有人用人民币加工首饰。之前有媒体报道,部分首饰加工店曾出现“5角硬币换金饰”现象,顾客自带旧版5角硬币,店主收取加工费后,将硬币熔炼,打造成戒指、项链等首饰。

有人把人民币当做装饰。个别商家和个人把人民币叠成形态各样的艺术品,还有的商家用百元大钞妆点礼盒,以此来博眼球,吸引顾客。

有人把人民币当做广告载体。利用人民币流通范围广的特点,个别人把人民币当作免费的广告载体,在人民币上面印上广告、征婚启事、交友热线等。

受访专家表示,毁损人民币的现象层出不穷,让监管部门措手不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故意毁损人民币属违法行为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8条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人民币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仿制、买卖、随意使用人民币图样,以及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上述种种行为,都属于不尊重人民币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规。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特别指出,将硬币熔炼,打造成戒指、项链等首饰,不仅店主的行为违法,顾客的行为也属于故意毁损人民币。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毁损人民币的行为,侵害了人民银行的所有权。”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飞认为,人民币持有者仅仅拥有货币本身的使用权,仅对货币所标识的金额有所有权,人民币的所有权归人民银行。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为了保证我国金融秩序稳定,国家投放货币量是有限的,故意毁损人民币是破坏我国金融秩序的行为。”陈飞建议,必须禁止毁损人民币的行为。在他看来,如果任由当事人毁坏货币,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毁坏人民币的行为,导致大量的浪费,甚至会引起通货紧缩等不利后果。“如果放任不管,这种行为也极容易引发伪造或变造货币的行为。”

“人民币本是用来支付的,只能作为支付手段使用。”陈飞告诫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个人心情就去毁损人民币。

有残缺的人民币可以兑换

受访专家表示,人民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每个人都有爱护的责任和义务。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造成了人民币的毁损,这种行为是否也属违法行为?秦涛表示,只有故意损坏人民币才担责,如果是无意损坏人民币的行为,则不需要担责。

在平时,有人不小心扯掉了钞票的一角,还有人不小心把钞票和衣服一起洗了,晾干后变皱褪色……如果手里有这样因残缺污损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钞票该怎么办呢?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也同时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兑换,不得拒绝兑换。所以,非因故意造成人民币毁损的,可以直接找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去进行兑换。

根据有关规定,残缺污损纸币兑换标准是:残缺面积小于四分之一的,全额兑换;残缺面积大于四分之一小于二分之一的,兑换残币面额的二分之一;残缺面积大于二分之一的,则无法兑换了。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