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制 > 正文

从“踢皮球”到“携手干”,看湖北武汉青山如何让群众烦心事“早快小了”!

时间:2022-03-28 17:57:54    来源:湖北日报    

53岁的唐霞和60岁的康女士素未谋面。年前,现居澳大利亚的康女士爽快地将980元物业费直接转至唐霞的个人账户。

唐霞是湖北武汉长江现代物业钢都片区物业楼管,这样的信任,她此前从没体会过。

变化从成为编外社区工作者说起。

从“踢皮球”到“携手干”

网格群、物业群、防疫群、买菜群……形形色色的微信群令居民感到“群多了,头绪更乱”。

有居民抱怨:“有事情时,哪个群都不管。”

“社区和物业职责分工明确,但居民不清楚。有了问题不解决,难免有怨气。”长江现代物业党支部书记张春莉说。

服务居民,消除隔阂,党组织至关重要。2020年6月,武汉市青山区在“红色物业”专项行动中,社区党组织牵头,精简微信群,将网格群、物业群“双网融合”,聘请优秀的物业楼管兼任编外社区工作者,进网入群,共同面对居民的烦心事。

“68门漏水了!”

看到群里的信息,唐霞和网格员立刻赶到现场。可户主康女士远在国外,唐霞辗转联系上康女士在汉亲戚和维修人员,社区联系辖区民警,多方在场的情况下,开门现场维修。

“以前,不是物业的事我一概不管,顶多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唐霞说,成为“编外”后,全年365天,微信24小时,一呼就应。

“社区和物业都是服务居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该谁的事,谁来办。解决不了,一起想办法。”钢都花园管委会园林社区书记张恩玲说。

配合社区政策宣传、提醒用气安全、化解邻里矛盾……物业工作少了条条框框,居民心中少了隔阂。

“社区冲在前,我们作为‘编外’的一员,没什么理由做不好。”张春莉干劲十足。

从“一根针”到“一张网”

3月3日,武汉青和居,嘉信物业编外社区工作者张念巡楼时,汪爹爹笑着招呼她“进来坐”。

此前,汪爹爹的家门对张念从来紧闭。

“以前上门就是为了收费。”张念不好意思地说,汪爹爹要么不理睬,要么隔着门吼。

成为“编外”后,张念跟着社区网格的“天天敲门组”上门,了解到汪爹爹是独居老人,她敲门时总多说一句“我是小张,有事您找我”。

渐渐地,老人见到张念就拉她聊天。“他不是脾气坏,只是太孤独。”张念说。

虽有5年物业工作经验,但张念觉得自己是“菜鸟”:“以前只解决事,不关注人”。如今,她的大脑存储着近300多户居民的信息,哪家是低保,哪家是孤寡老人,她心知肚明。

该社区副书记童霄说,8个“编外人员”分配到社区15个网格后,红色物业力量壮大了,多方联动,将社区治理从“一根针”变为“一张网”,矛盾“早快小了”(发现早、处置快、范围小、问题了)。

群众满意,才乐意为物业服务买单。嘉信物业党委书记陈永全介绍,作为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青和居的物业费从“追着要”到收费率近97%,在该物业管理的全国30多个小区中,位居中上。

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

2月刚过完,唐霞就收到了钢都花园管委会发放的300元补贴。

每周、每月、每年,“编外人员”会接受青山区委组织部、区房管局和社区党群代表考评,在及时回应、正面发声、服务态度等方面测评优秀的,可获得工作补贴。

“钱不多,但居民的认可无价。”唐霞说。

张念则被寄予燎原的厚望。

32岁的张念是嘉信物业自招的红色物业大学生。“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极强的抗压力和沟通力。”陈永全认为,优秀人才必须到基层锻炼,让其成长成为红色物业的火种,将来可以撒向公司湖南、重庆等地的项目。

据介绍,该公司在红色物业上的投入逐年递增。“我们已成为社区的一支‘红色队伍’,社区也成为我们物业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年来,青山区物业楼管员兼任“编外人员”,从20余名壮大到79名,全部进网入群,渐成燎原之势,物业服务亮出鲜红底色。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钢都花园管委会 湖北武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