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法院法官韩旭辉同志在外办案期间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终因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
坚守法院27年 满腔热血铸芳华
(资料图)
韩旭辉同志出生于1963年7月。1996年进入原长治市郊区人民法院,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执行局副局长、立案庭庭长。2012年3月,郊区法院党组根据工作需要,任命韩旭辉同志到偏远的马厂人民法庭担任庭长,开始平凡而辛劳的人民法庭工作。
扎根人民法庭16年,韩旭辉带领干警不断在完善法庭的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建章立制、开展诉调对接、建立巡回审判点、开展巡回开庭办案,充分发挥了基层法庭的职能作用,马厂法庭各项工作均居全院前列,受到辖区群众的好评。十六年来,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调整岗位,始终坚守在司法一线,从未动摇过做一名基层人民法官的决心,为所在乡镇的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尽心尽力。
2013年以来,马厂法庭连续三年被原长治市郊区区委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市委政法委“最美政法单位提名奖”。韩旭辉先后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全省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19年还被评为长治市“十佳法官”。
公正审判暖人心 司法为民用真情
曾经有这样一个棘手的案例,一辆大货车为了躲避公交车闯进居民家中,撞伤一名路人,引发长达一年的纠纷。其间,韩旭辉往返于交警队、保险公司、双方当事人家中数十次,不管当事人情绪有多激动,他总是不急不躁,认真听取当事人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根源上彻底化解矛盾,最终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是一场无形的博弈,原被告双方都在尽力争取自己最大的权益,而法官就是衡量这场博弈的中间人。面对千头万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财产案,恩怨交加影响百姓家庭美满的婚姻案,错综复杂牵涉乡亲邻里和睦的纠纷案……韩旭辉和同事们总是不急不躁,力争在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传递中,化干戈为玉帛。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韩旭辉法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贴心的办事方式、一流的司法水准,把法律的温暖紧紧贴在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以庭为家护万家 鞠躬尽瘁为天平
每一天,韩旭辉都是法庭里最早到的那一个,也是最晚走的那一个。同事们被他的敬业打动,在他的头雁示范引领之下,全庭干警齐心协力、深挖潜能,老同志积极“传帮带”,年轻同志敢于冲锋在前。
2019年大年三十晚上10点多,韩旭辉正在家看春节晚会,突然门卫打来电话,说法庭暖气管破裂。他二话没说赶紧开车到法庭,直到凌晨1点才把水管堵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以庭为家,忘我工作。十多年来,韩旭辉主动放弃节假日,工作和生活都在法庭。把法庭看成“家”一样,把法庭的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家人。从厨师、门卫到聘用制书记员,工作中,韩旭辉是前辈;生活中,他又是大哥。
韩旭辉曾表示,马厂法庭从无到有,逐步走到今天,确实很艰辛,但在法庭的工作是繁忙而充实的,紧张却又充满快乐。支撑自己在马厂法庭无悔坚守的是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是着法袍、敲法槌的那种神圣感,是判决中公平、公正的那种责任感,是解纷止争的那种快乐感。
2022年3月韩旭辉向院党组提出申请,提前从庭长岗位上退下来,让年轻的同志尽快担起责任,创造性地把马厂法庭的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几经研究,潞州区人民法院党组接受了韩旭辉的申请,召开座谈会,为韩旭辉送鲜花、颁奖牌,感谢他16年来在基层法庭的坚守和付出。随后他谢绝了院党组安排回机关工作的机会,又转战到诉讼服务的第一线工作,继续发挥余热,支持人民法庭工作。
2023年3月5日至8日,他由于连续到四个监狱开庭,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工作二十余载,他始终坚持在审判一线,保持着严守法律的公心、司法为民的初心,把青春献给了基层,献给了他一生追求的司法事业。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据“浙江发布”,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印发《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其中提出,实施优质企
2023-03-27 12:30
旅游板块异动拉升,西域旅游(300859)涨超7%,西安旅游(000610)、曲江文旅(600706)、众信旅游(002707)、西安饮食(000721)跟涨
2023-03-27 11:41
ChatGPT概念股冲高回落,因赛集团(300781)跌超8%,彩讯股份(300634)跌超7%,百纳千成(300291)、奥飞娱乐(002292)、凡拓数创(
2023-03-27 11:28
3月24日,红河州住建局发布《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建水县青云小学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建水县青云小学建筑功能满足使用要求,采用
2023-03-27 11:03
□记者李媛唐晓宁报道本报青岛3月26日讯今天,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2023山东国际入境旅行商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百家旅行社
2023-03-27 11:03
1904年,随着一声汽笛鸣响,山东第一条铁路线——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历经百年沧桑,如今这条串联济青双核城市的铁路线,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运输
2023-03-27 10:57
山东招募重点文旅项目“合伙人”30个项目涵盖五大领域,总投资额2269 8亿元□记者刘英徐佳薄克国报道本报青岛3月26日讯今天上午,2023山东省旅游
2023-03-27 10:50
□记者白晓报道本报青岛3月26日讯“近几年,‘好客山东’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好客山东’贺年会,还是各个地方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023-03-27 10:43
医疗保健板块异动拉升,华大基因(300676)涨超12%,华大智造(688114)、万东医疗(600055)、百诚医药(301096)、安必平(688393)等
2023-03-27 10:38
保险、银行等大金融板块走低,中国太保(601601)跌超5%,光大银行跌超4%,杭州银行(600926)、中信银行、中国人保(601319)、中国人寿(6016
2023-03-27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