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梢岭屯群众开展大扫除迎接新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古称白州,是广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也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近年来,博白县政法部门因势利导,将客家文化融入社会治理,探索“五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平安建设。近日,记者走进客家这个大家庭,聆听客家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谐家园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十一年后的握手
11年前,因土地纠纷,博白县亚山镇某水库移民村的廉某与陈某发生肢体冲突,混乱中两家都有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分别对参与殴打事件的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此后,廉家人认为自家人是正当防卫,处罚过重,就赔偿问题多次上访。多年来,村委会及政法部门对其释法说理均无果。
为化解这起信访积案,打开两家人的心结,2022年8月18日,博白县再次召集两家人进行调解。博白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改变策略,邀请博白县和谐促进协会(以传播客家精神、促进和谐为主旨的由全县客家乡贤组成的民间社团)会长黄崇华和成员陈家广、廉姓家族族老等参与,希望通过乡贤的影响感化,让两家人放下宿怨,重启新生活。
“你们都掏家伙了,我们是迫不得已还手,我们有错吗?再说我们的人受伤更重,赔偿不是应该的吗?”“你们打一个女人,难道是应该的?和解可以,赔偿没门!”调解会上,两家人还是互不相让,针锋相对。
“你们这是来求气还是求和呀?大热天的,大家伙先消消气,听我说两句。”调解现场声浪一阵比一阵高,陈家广忙出面制止。陈家广曾是亚山镇民富村党委书记,获得过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在当地享有很高声望,他一出声,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那一次调解持续了两天两夜。司法局工作人员与陈家广、廉姓家族族老等分别从法律责任、家庭发展、后代进步、全村和谐等方面进行劝说,耐心倾听双方心声,劝导他们与人为善,相互帮衬。
“远亲不如近邻。如果天天像斗鸡一样,到处和人怄气、吵架,遇到个事,大家都不帮衬你,你们不好受吧?”听到陈家广如此说,两家人都低下了头。
经过调解组的努力,横亘在陈、廉两家人之间的坚冰终于融化,两家人握手泯恩仇,答应互不追究过往,和谐相处。持续了11年的信访积案得以顺利化解。
摆渡人梦想成真
2019年9月底,博白县茂江大桥举行开工仪式。这是位于博白镇茂江村南流江上连接亚山镇至博白镇绿珠村、中江村、茂江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多年来,两岸群众出行主要靠渡船,非常不方便。该桥建成后,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多人。
开工当天,村民林志德用手机将开工仪式的场面拍了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盼这天盼了33年”。林志德是茂江渡口的摆渡人,17岁开始在这个渡口摆渡,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渡改桥”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然而,项目开工不久就因用地纠纷而停工了。亚山镇四维村南担岭队的覃某向相关部门反映,称其位于大桥附近新建的房屋墙体出现渗漏,房子内部也出现裂缝,他怀疑是大桥施工造成的,要求施工方立即停工并赔偿损失。
项目施工方委托第三方对覃某的房屋进行损害鉴定,鉴定结果认为双方需承担一定责任。但覃某不认可鉴定结果,多次阻挠施工。此后,调解的“拉锯战”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大桥项目也停工了两年。
2022年7月6日,博白县再次组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及博白县和谐促进协会覃氏会长等与覃某进行协商,引导其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既然覃会长出面了,不管怎样,自家人的面子总要给的,我就不要求赔偿了,施工方帮我修复漏水和开裂的地方就行。”5个小时后,覃某终于同意了调解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
“客家人对族老和乡贤特别敬重,覃会长为化解这起纠纷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到覃某家了解他的诉求,引导他合理维权,为和解打下了基础。”博白县司法局副局长童锋说。
历时两年的纠纷得到解决,为茂江大桥早日建成通车扫清了障碍,覃某也打消了上访的念头,社会和谐稳定又多了一块基石。
木梢岭屯的蝶变
乱搭乱盖的猪圈,猪圈后面黑乎乎的水坑,水面漂浮着不明物,绿头苍蝇到处乱飞,房前屋后垃圾成堆,村里臭气熏天……如果没有屯支书陈海东的介绍,记者很难相信亚山镇四和村木梢岭屯曾经有过那样一段“黑历史”。
木梢岭屯村民素有养猪的传统,2021年以前,全屯一半以上的人家都以养猪为主业。由于农户养殖方式粗放,随意排放污水,加上臭气熏天的猪粪,村民都不敢开门开窗,养殖污水甚至流入南流江,造成污染。
为保护母亲河,木梢岭屯“壮士断腕”,关停屯里污染严重的养猪场,探索发展“特色种养+休闲旅游”模式,开展特色果品及中草药种植,发展绿色产业。
目前,该屯已经种植了几十亩嘉宝果、凤梨等特色水果及几百亩佛手、红花等中草药,猪圈拆除后建起了“微花园”“微果园”。2021年,致富的村民及乡贤还主动捐资80多万元用于村容村貌建设,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组织村民轮流负责环境卫生和花草养护工作,开展治安巡逻等自治活动。
如今,木梢岭屯推窗即景,村道两旁铺设了草皮、种植了花木,楼房漂亮整洁,老房子被一幅幅传神的彩绘图装扮。行走村中,鲜花随处可见,小景随处可赏,让人耳目一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逐渐形成。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客家人大多都有和睦乡邻、奉公守法、明德修身、夙夜躬行等寓意深远的祖训。我们引导群众把好的祖训家规融入生活,这不仅是对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创新和补充。”博白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甲锋说。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白州大地正以她独特的客家魅力,向人们展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和谐家园。
清除所有标记 清除选中的标记 错误类型 无错字 - 写作(在线版)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1月15日晚,石头科技(688169)公告,股东顺为、天津金米,自然人丁迪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询价的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9 5%公司股份。其中,
2023-01-15 21:39
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25 67万吨、生铁1760 04万吨、钢材1806 94万吨。其中粗钢日产192 57万吨,
2023-01-15 21:24
山东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奋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泰山钢铁集团加氢母站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加氢站,每年可以
2023-01-15 20:43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满倩倩郭由济南报道“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元宇宙,这真是在我意料之外!”1月14日,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饶轶委员在接
2023-01-15 20:51
1月15日,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发布最新研究观点称,通过对近十年春节前后三大股指行情进行回测,A股有较为明显的春节效应,在
2023-01-15 20: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李金珊济南报道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提升文旅消费,自济南市公布全市11家收取门票的国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后,济南石
2023-01-15 19:58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2022年,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德州创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今年的
2023-01-15 19:41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5日讯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报告指出,五年来,山东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全省经济
2023-01-15 18:49
新华社济南1月15日电(记者王阳、张昕怡)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上获悉,2023年,山东将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
2023-01-15 19:0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辛振东仪首歌满倩倩济南报道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元宇宙加速走进现实,正在演变成
2023-01-15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