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儿童医院国际部主任医师石艳玺(左四)正为一名患儿进行听诊。(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擘画未来蓝图,“深入推进健康河北建设”是其中一个关键词。
(相关资料图)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健康河北的这些目标任务,让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倍感振奋。他们建议,全力打造省域医学高地,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全力打造省域医学高地
当前,河北省优质医疗资源与京津等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美好期盼与优质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省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认为,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成省域医学高地,可以实现百姓“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肿瘤、神经、儿科、创伤等是群众死亡率高、治疗负担重、跨省异地就医集中的病种,也是河北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主攻方向。2019年,省发改委、省卫健委会同有关市政府组成工作专班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截至目前,已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先后落户河北省,数量位居全国第4。
“通过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河北省形成一批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缩小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京津等地差距。”省人大代表、保定市儿童医院院长田剑建议。
那么,如何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水平,把优质医疗资源做大?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将患者尽可能留在区域,这就需要保证自身强大。”杨渝平代表说,近年来,他们在“医、教、研、防”协同发展上下功夫,在危急重症及疑难疾病诊疗、新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高水平科研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医疗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杨渝平代表建议,利用托管、合作等模式,主动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嫁接”,加大本省本院的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包括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与青年医师等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此外,地方医院应注重科教研协同发展,通过成立专科研究所、共建重点专科实验室等多种途径,积极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促进地方医院实现良性发展。
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深化医改的方向。然而,由于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水平较低等原因,很多患者得了常见病都要到大医院看,导致一些地方医改效果不理想。
田剑代表建议,积极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解决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几年前,保定市儿童医院专业水平不高,前来治疗的患者也少,医院发展遭遇瓶颈。2015年5月,保定市儿童医院委托北京儿童医院管理,增挂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牌。北京专家到保定市儿童医院出诊、会诊、查房、开展手术和授课,保定医生也经常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如今,保定市儿童医院从一家二级专科医院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
“现在,我们正在探索专科联盟建设,力争把我们形成的优质医疗资源再向基层延伸。”田剑代表介绍,他们整合保定区域儿科资源,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理有序”的就诊模式,辐射带动区域儿科医疗水平整体提升。此外,他们还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弱项,选派医生前去工作,通过技术帮扶、业务指导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生。
田剑代表建议,河北省应加大对优质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通过托管、医联体等方式帮扶基层医院,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采访中,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当下,大医院专家门诊、教学、科研等任务繁重,要安排他们长期去基层坐诊、指导,并不现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正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重要举措。”省政协委员、邯郸市第二医院院长郑文凯说,依托大数据发展远程医疗,推进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郑文凯委员建议,探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政策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室等建设,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后,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接得住”是关键所在。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河北省有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想‘接住’下沉的优质医疗资源,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首先要解决基层医疗硬件问题。”
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平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史风超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尽快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硬件短板,加快推进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高素质医疗人才匮乏也是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短板之一。
史风超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大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生被省市级医院“截留”,就连应届本科毕业生都不会主动选择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面临严重挑战。
基层如何留住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为保证基层人才储备,需要在选才、育才、留才等方面下足功夫,细做文章。”史风超代表建议,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全科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
要切实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待遇,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省人大代表、邯郸市邱县古城营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武保志建议,要加大对扎根基层医护人员的奖励力度,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晋升考核标准,让基层医护人员“留得住、干得欢”。此外,营造关注爱护基层医护人员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岗位的吸引力。(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创新型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创新主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我省将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设
2023-01-14 08:43
“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报告中这句话,表达出山东浓浓爱才惜才之心,更彰显出山东对人才的信任与尊重
2023-01-14 08:45
我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提出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超1 2万亿元1月13日提交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关于山东
2023-01-14 08:55
山东数字经济持续做强做优做大2022年前11个月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 5万亿元2022年1-11月,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 5万亿元,预计全年
2023-01-14 08:53
物流畅起来信心强起来——山东寿光见闻本报记者侯琳良“咱的白天都是从凌晨开始!”春节前夕,山东省寿光市的车流又多起来,人也多起来,蔬菜
2023-01-14 08:45
有关部门一连串表态一系列动作,在新年伊始便进一步彰显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供给侧更加聚焦支持优质房企修复资产负债表,需求
2023-01-14 08:4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电网投资将再创新高。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日前表示,2023年将加大投资,其中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
2023-01-14 08:25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截至收盘,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3日报收于7844 07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50 03点,涨幅为0 64%;法
2023-01-14 07:27
破解“钱等项目”问题,首先要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聚焦重点领域和短板领域,提升项目精准性、有效性,确保债
2023-01-14 06:27
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440亿元,为历史第三大周净买入,这也是北上资金近期连续第十周加仓A股,累计净买入直逼1 8万亿元。其中,深股通净买入21
2023-01-14 05:25